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应天长·其九三潭印月》
《应天长·其九三潭印月》全文
宋 / 张矩   形式: 词  词牌: 应天长

桂轮逼采,菱沼漾金,潜虬暗动鲛室。

水路乍疑霜雪,明眸洗春色。年时事,还记忆。

对万顷,葑痕龟坼。旧游处,不认三潭,此际曾识。

今度涌金楼,素练萦窗,频照庾侯席。

自与影娥人约,移舟弄空碧。宵风悄,签漏滴。

早未许、睡魂相觅。有时恨,月被云妨,天也拚得。

(0)
注释
桂轮:桂花的圆月。
菱沼:菱形池塘。
潜虬:隐藏的蛟龙。
明眸:明亮的眼睛。
万顷:广阔的水面。
葑痕:昔日的痕迹。
涌金楼:杭州名胜。
素练:洁白的窗帘。
签漏:古代计时器。
睡魂:梦魂。
月被云妨:月亮被云层遮挡。
天也拚得:连天空都似乎愿意配合。
翻译
桂花的圆月逼近水面,金光在菱形池塘中摇曳,隐藏的蛟龙在深海洞穴中悄然活动。
水路仿佛覆盖着霜雪,明亮的眼睛洗净了春天的色彩。那些往事,依然记得。
面对广阔的水面,昔日的痕迹如同龟裂的土地。旧日游玩的地方,已经分辨不出三潭,那时的记忆犹新。
如今我来到涌金楼,洁白的窗帘映入眼帘,频繁照亮了庾亮的宴席。
我独自与月影中的女子约定,划船在空旷的碧波中嬉戏。夜晚的微风悄悄吹过,滴答的漏壶声响起。
清晨还未允许,梦魂寻找彼此。有时心中遗憾,月亮被云层遮挡,连天空都似乎愿意配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桂轮、菱沼、潜虬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水乡画卷。水路霜雪带来的疑惑,以及明眸洗春色的清新,都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悟和情感投入。

“年时事,还记忆”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然而,对于旧游之地,却是“不认三潭”,这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便是熟悉的地方,也已无法激起内心的波澜。

接下来的几句:“今度涌金楼,素练萦窗,频照庾侯席。自与影娥人约,移舟弄空碧。”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诗人的心灵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安宁,他们似乎已经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最后,“宵风悄,签漏滴。早未许、睡魂相觅。”这几句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诗人在夜晚的寂静中,聆听着夜风和水声的交织,内心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过往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烦恼、寻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矩
朝代:宋

润州人,字方叔,号芸窗。理宗淳祐中为句容令。宝祐中历江东制置司参议、机宜文字,转参议官。有《芸窗词》。
猜你喜欢

送邹公瑾赴京二首·其一

滔滔大江水,昼夜流无穷。

飘飘太空云,来往何定踪。

云出须致雨,水流拟朝宗。

云水亦何心,物理自尔同。

美人事真修,业成誉弥隆。

譬彼瑚与琏,合致清庙庸。

又若丹穴雏,飞鸣际时雍。

今晨锦江上,征帆饱西风。

执手不忍别,离忧益忡忡。

阳回梅吐萼,雪消山露峰。

盛年幸未艾,令德须更崇。

(0)

杂诗

朱明运将极,溽暑昼夜兴。

裁动四支废,举身若山陵。

珠汗洽玉体,呼吸气郁蒸。

尘垢自成泥,素粉随手凝。

(0)

孙皓天纪中童谣

阿童复阿童,衔刀游渡江。

不畏岸上虎,独畏水中童。

(0)

与薛莹诗

存者今惟三,飞步有匹特。

(0)

时人为周泽语

居世不谐为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

三百五十九日齐。一日不齐醉如泥。既作事。

复低迷。

(0)

班昭女诫引鄙谚

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生女如鼠,犹恐其虎。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