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阑珊惹恨多,不堪蝶拍与莺梭。
文章水面何时落,风雨楼头几度过。
解佩记曾来翠拾,寻芳谁复想蓝拖。
烟销月冷无言处,一缕香魂奈别何。
春事阑珊惹恨多,不堪蝶拍与莺梭。
文章水面何时落,风雨楼头几度过。
解佩记曾来翠拾,寻芳谁复想蓝拖。
烟销月冷无言处,一缕香魂奈别何。
这首《落花》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首句“春事阑珊惹恨多”,开篇即点明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将尽的惋惜之情。“惹恨多”三字,生动地描绘出春末时节万物凋零,让人不禁心生忧愁的情景。
接着,“不堪蝶拍与莺梭”一句,以蝴蝶飞舞、黄莺穿梭的场景,反衬出春光渐逝的无奈与凄凉。蝴蝶的轻盈跳跃和黄莺的欢快歌唱,本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春去的标志,令人难以承受。
“文章水面何时落,风雨楼头几度过。”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落花比作飘落在水面上的文章,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通过“风雨楼头”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落花在风雨中飘摇不定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解佩记曾来翠拾,寻芳谁复想蓝拖。”这两句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解佩,古代女子赠给情人的信物,这里借指美好的回忆;翠拾、蓝拖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进一步描绘,暗示了诗人对往昔快乐生活的留恋。
最后,“烟销月冷无言处,一缕香魂奈别何。”这两句以烟消云散、月色寒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失无踪。一缕香魂,既指落花的香气,也暗喻着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危楼云雨上,其下水扶天。
群山四合,飞动寒翠落檐前。
尽是秋清栏槛,一笑波翻涛怒,雪阵卷苍烟。
炎暑去无迹,清驶久翩翩。夜将阑,人欲静,月初圆。
素娥弄影,光射空际绿婵娟。
不用濯缨垂钓,唤取龙宫仙驾,耕此万琼田。
横笛望中起,吾意已超然。
天开景运。记建武中兴,炎刘重盛。
明良际会,八表风调雨顺。
任一时、岳降生申,正千载、河清诞圣。
祥云拥,流霞映。飞仙拱,魁星炯。
佳应是、师真毓瑞,人天交庆。蘅薇香满元宵景。
耀天目、神光如镜。见龙章凤质,降伏群魔归正。
禀玄元、立教开先,悟至道、心空神领。
昌元嗣,明真镜。同无有,怡清净。
绵永度,三途六道,神仙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