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瑶台月.元宵庆赏》
《瑶台月.元宵庆赏》全文
宋 / 张继先   形式: 词  词牌: 瑶台月

天开景运。记建武中兴,炎刘重盛。

明良际会,八表风调雨顺。

任一时、岳降生申,正千载、河清诞圣。

祥云拥,流霞映。飞仙拱,魁星炯。

佳应是、师真毓瑞,人天交庆。蘅薇香满元宵景。

耀天目、神光如镜。见龙章凤质,降伏群魔归正。

禀玄元、立教开先,悟至道、心空神领。

昌元嗣,明真镜。同无有,怡清净。

绵永度,三途六道,神仙同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祥瑞昌盛的景象,充满了对美好时节和吉祥气氛的赞美。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派非凡的意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天开景运”即设定了一个开阔而吉祥的氛围,“记建武中兴,炎刘重盛”回顾历史,表达对过往辉煌时期的怀念。接下来的“明良际会,八表风调雨顺”则描绘出一个自然与人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任一时、岳降生申,正千载、河清诞圣”中,“岳降生申”可能暗指某种神圣或吉祥的象征,而“河清诞圣”则预示着圣人或伟大人物的到来。紧接着的“祥云拥,流霞映”、“飞仙拱,魁星炯”进一步渲染了天地之间弥漫的祥瑞气息。

“佳应是、师真毓瑞,人天交庆”表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喜悦心情,而“蘅薇香满元宵景”则在视觉和嗅觉上加深了这种美好的体验。以下几句“耀天目、神光如镜。见龙章凤质,降伏群魔归正”中,“耀天目”、“神光如镜”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见龙章凤质”则是对中华文化中常见神兽的描写,象征着权力与美好。

“禀玄元、立教开先,悟至道、心空神领”表达了诗人对于哲学和宗教真理的追求和领悟,而“昌元嗣,明真镜”则是对这种真理或智慧的一种肯定。接着的“同无有,怡清净”、“绵永度,三途六道,神仙同证”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祥瑞征兆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和个人心灵世界的向往。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技艺,更映照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张继先

张继先
朝代:宋   字:嘉闻   号:翛然子   籍贯:林灵素真   生辰:1092-1127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猜你喜欢

与施邦直过南野堂访陆如昆侍御游道场山泛碧浪湖临别书此

一笑长髯意已投,角巾相对草堂秋。

看山载酒青藜健,笼鹤寻僧尽日游。

浮世事多悲去鸟,野人道在只沧洲。

他年寄迹来南墅,小结芳邻水竹幽。

(0)

松厓歌寄方方伯寿卿

吾闻徂徕之山,巀嶭高万丈,上有古松千尺蟠踞厓之颠。

白日行天不到地,苍藤翠茑倒挂相钩连。

皴皮剥落根半露,偃盖反走枝相缠。

下有元精山灵秘流膏,入土今千年。

樵人牧竖不敢伐,乃知神物天能全。

阴厓半夜起蛟蠖,哀壑万里含云烟。

世间此木不见用,偃蹇独卧空山前。

只今大厦将倾圮,风雨无庇真堪怜。

呜呼安得此木供采用,能令四海苍生重熙然。

(0)

挽刘大夫瀚

耆旧日云瘁,斯人今则亡。

高门自乔木,清望惜吾徒。

久厌挥金誉,遥传奉使图。

勤劳中外洽,醇介始终孚。

历职参廷尉,纡金列大夫。

俄闻去秦陇,早已忆江鲈。

自耻为名累,非关索杖扶。

角巾聊宴乐,园径忽榛芜。

令子中朝贵,青云奋翼俱。

苍茫凶问远,浩荡国恩殊。

紫玺加封旧,黄金赐葬逾。

死生三品遇,伉俪百年须。

走送连童稚,飞旌出市衢。

夜台浑寂寞,霜雪正膏涂。

永与交亲隔,何言岁月徂。

野风吹客泪,肠断更踟蹰。

(0)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其五

熊子今何在,秋应奉使还。

威侵蕃部落,旌绕汉关山。

沛泽从天降,三军动地欢。

思君问边略,何日接清班。

(0)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其八水龙吟

春满雕盘献玉桃。葭管动,日轮高。

熹微霁色,遥映衮龙袍。千官舞蹈,钧韶迭奏。

曲度升平调。

(0)

扈跸词三十二首.泊黄河二首·其二十八

元帅旌旗护六飞,河南河北尽光辉。

追趋侍从联舟发,欢喜都人大驾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