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巉千丈插烟空,始见天南一柱峰。
绝顶雾开擎日月,半岩云暝噫雷风。
俯临万壑林芿秀,高压群山气象雄。
谁道共工曾触折,断鳌端是女娲功。
巉巉千丈插烟空,始见天南一柱峰。
绝顶雾开擎日月,半岩云暝噫雷风。
俯临万壑林芿秀,高压群山气象雄。
谁道共工曾触折,断鳌端是女娲功。
这首诗描绘了天柱峰的雄伟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的高峻与自然之力的不可触及。诗人以"巉巉千丈插烟空"开篇,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直插云霄的壮观;接着"始见天南一柱峰",强调了这座山峰在众多山峦中独树一帜,宛如天然之柱。"绝顶雾开擎日月"则描绘了山巅云雾缭绕之间偶尔露出光芒的景象,如同手持太阳和明月;"半岩云暝噫雷风"又写出了山腰云气萦绕,偶尔传来雷鸣之声,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动感。
诗人随后转向俯瞰万壑林木的景色,"俯临万壑林芿秀"中"俯临"一词流露出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姿态,而"林芿秀"则形容了山下林木之繁茂。紧接着"高压群山气象雄"表达了天柱峰在众多山峦中的主导地位,气势磅礴。
最后两句"谁道共工曾触折,断鳌端是女娲功"中,诗人借用了古代神话,提及传说中的共工触山和女娲补天的故事,以此来比喻这座山峰之坚固与非人力所能破坏。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力量超越了历史传说中的神话英雄。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将天柱峰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遥望匡庐,几载幽思,忽忽南昌。
想峰排五老,半天空翠,泉飞三叠,百尺银泷。
林跱东西,贤传十八,胜迹心知不可忘。
问何日,向彭蠡渡口,一苇轻杭。卧游把卷神飏。
似肩拍、匡君烟路翔。
见地回天迥,邀云入户,山深岚重,迟月升堂。
锦涧桥边,玉渊潭侧,恍惚心清闻妙香。
才解信,道辋川愈疾,语不荒唐。
谷雨晞晴,柳风吹暖,春在绿阴深处。
青鸟传书,羽仙清道,天香暗满窗户。
准拟问长生路。桃花几千树。黯凝伫。
看斑衣、近来得意,云路迥、千里易成阔步。
铜狄尽摩挲,任高堂、暮景容与。
见说西园,有佳宾、酾酒同赋。
恨牡丹花下,此际不陪樽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