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匡庐,几载幽思,忽忽南昌。
想峰排五老,半天空翠,泉飞三叠,百尺银泷。
林跱东西,贤传十八,胜迹心知不可忘。
问何日,向彭蠡渡口,一苇轻杭。卧游把卷神飏。
似肩拍、匡君烟路翔。
见地回天迥,邀云入户,山深岚重,迟月升堂。
锦涧桥边,玉渊潭侧,恍惚心清闻妙香。
才解信,道辋川愈疾,语不荒唐。
遥望匡庐,几载幽思,忽忽南昌。
想峰排五老,半天空翠,泉飞三叠,百尺银泷。
林跱东西,贤传十八,胜迹心知不可忘。
问何日,向彭蠡渡口,一苇轻杭。卧游把卷神飏。
似肩拍、匡君烟路翔。
见地回天迥,邀云入户,山深岚重,迟月升堂。
锦涧桥边,玉渊潭侧,恍惚心清闻妙香。
才解信,道辋川愈疾,语不荒唐。
这首《沁园春·其三》是清代词人王士禄的作品,通过对李镜月庐游日记的阅读感受,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词中以“遥望匡庐”起笔,描绘了对庐山的长久思念,接着通过“峰排五老”、“泉飞三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庐山的秀美与壮丽。词人想象自己能如古人般游览庐山胜迹,期待着在彭蠡渡口乘一苇而行,体验那份超然的逍遥。
“卧游把卷神飏”一句,表达了词人在阅读中仿佛身临其境,心灵得到飞翔。“邀云入户,山深岚重”则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神秘与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锦涧桥、玉渊潭的景致,更增添了词人内心的清雅与宁静,仿佛能听到“妙香”飘散,象征着精神上的愉悦。
最后,词人借用王维的典故,表示读完李镜月的游记后,自己对自然的理解更加深刻,心境也更为平和,认为“道辋川愈疾,语不荒唐”,即通过阅读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词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风摆莲衣乾,月背鸟巢寒。
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