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
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
叹游荡,暂赏、吟花酌露尊俎,冷玉红香罍洗。
眼眩魂迷,古陶洲十里。翠参差、澹月平芳砌。
砖花滉、小浪鱼鳞起。雾盎浅障青罗,洗湘娥春腻。
荡兰烟、麝馥浓侵醉。吹不散、绣屋重门闭。
又怕便、绿减西风,泣秋檠烛外。
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
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
叹游荡,暂赏、吟花酌露尊俎,冷玉红香罍洗。
眼眩魂迷,古陶洲十里。翠参差、澹月平芳砌。
砖花滉、小浪鱼鳞起。雾盎浅障青罗,洗湘娥春腻。
荡兰烟、麝馥浓侵醉。吹不散、绣屋重门闭。
又怕便、绿减西风,泣秋檠烛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中的静谧景象。开篇“绛雪生凉”、“碧霞笼夜”两句,既营造出一片清冷的氛围,也烘托出了诗人在深夜中赏玩花月的情趣。“小立中庭芜地”则透露出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院中的情形,似乎是在享受那份宁静。
接下来的“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流年变迁的感慨。这里的“西湖”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无数文人的情愫和记忆。
“叹游荡,暂赏、吟花酌露尊俎,冷玉红香罍洗”,诗人在感叹世事变迁之后,似乎决定要好好珍惜眼前这一刻的美好。这里的“吟花”、“酌露”等词汇,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品味。
以下几句“眼眩魂迷,古陶洲十里。翠参差、澹月平芳砌。砖花滉、小浪鱼鳞起”,则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夜色中游荡时所感受到的心旷神怡和迷离。
“雾盎浅障青罗,洗湘娥春腻。荡兰烟、麝馥浓侵醉”,这几句通过对细雨和花香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这宁静之中所获得的醉意。
最后,“吹不散、绣屋重门闭。又怕便、绿减西风,泣秋檠烛外”,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季和西风所带来变化的担忧,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深夜赏月、梦回西湖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变迁的担忧。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正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内心世界的微妙表达。
昨朝晴,今朝雨。渺莽遽如许。
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
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剪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
勃窣荷衣,堕泪少乾土。
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昨醉君家酒。从今十万八千场,未疏老友。
人道水仙标格俊,不许梅花殿后。
但赢得、一年年瘦。
迤逦聚星楼上雪,待天风、浩荡重携手。
酌君酒,献君寿。年前春入燕台柳。
看联翩、四辈金鞭,长楸承受。
岂有中朝瓯覆久,更落闽山海口。
端自有、玉堂金斗。
我喜明年申又酉,但乞浆、所得皆醇酎。
拚醉里,送行昼。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久别忽经怀。
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
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
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