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前三日书事·其一》
《元夕前三日书事·其一》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旧岁冬馀雪,今年雨复晴。

奉常新奏乐,蕃使近朝正。

灯火鳌山路,风光凤辇城。

须烦天一笑,四海尽无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宵节前的景象与氛围。首句“旧岁冬馀雪”,以冬末残雪铺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背景。接着“今年雨复晴”转折,春雨过后,阳光重现,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更迭与社会的变迁相联系,暗示着新年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预示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奉常新奏乐”一句,点明了节日庆典中音乐的重要性,乐声悠扬,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蕃使近朝正”则展示了当时多元文化交流的盛况,体现了宋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和国际地位。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交流。

“灯火鳌山路,风光凤辇城”两句,通过“灯火”与“风光”的对比,生动展现了夜晚与白天的不同景象。鳌山灯会与凤辇(皇帝出行的车驾)的描述,既体现了节日的繁华与壮观,也暗含了对皇权的尊崇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须烦天一笑,四海尽无兵”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在这样一个充满欢庆与祥和的节日里,诗人希望上天能够保佑天下太平,四海之内没有战争,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元宵节前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文化交融的盛况,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与繁荣的深切期盼,体现了宋代社会的和谐与文化的繁荣。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咏竹

秋声十里离离影,正是风篁入望时。

清节知无因热意,虚心岂有傲人姿。

淇园翠锁烟三径,湘水青涵玉万枝。

几度濡毫思细写,胸无成竹敢轻为。

(0)

读喻叔奇游庐山诗·其二

路经湓浦叹匆匆,不及从君访远公。

忽见庐山真面目,在君二十一时中。

(0)

汉水

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横行江汉间,楚子灭诸姬。

问鼎轻周室,争盟会淮夷。

子孙世有国,地大先王时。

封疆六千里,俛首为秦雌。

虎狼不可亲,前后几见欺。

始堕张仪计,卒至王剪师。

西风吹黄芦,疑是骚人悲。

(0)

州宅十二咏.庆朔堂

昔日栽花者,官移花未开。

旧花今岂在,犹说范公栽。

(0)

省中黄梅盛开同舍命予赋诗戏成四韵

照眼非梅亦非菊,千叶繁英刻琮玉。

色含天苑鹅儿黄,影蘸瀛波鸭头绿。

日烘喜气光烛须,雨洗道装鲜映肉。

此梅开后更无梅,莫惜攀条饮醽醁。

(0)

题寿乐堂用东坡韵赠杨元宾佥判

蓬莱阁下苍龙古,万壑千岩拥仙府。

寿乐堂西面卧龙,壑月岩风满窗户。

苍松溜雨大十围,绿水浮荷深一股。

作堂主人久黄壤,仁智风犹似邹鲁。

诗仙骑龙已上天,妙句光芒照寰宇。

青山偃蹇只如昔,高处去天无尺五。

杨侯淮泗老儒学,文字撑肠笔风雨。

朅来赞幕古东州,要与青山作盟主。

虚堂宴坐饱风月,此外一毫端不取。

它日从公物外游,贝阙珠宫酌琼乳。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