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竹》
《咏竹》全文
清 / 郑国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声十里离离影,正是风篁入望时。

清节知无因热意,虚心岂有傲人姿。

淇园翠锁烟三径,湘水青涵玉万枝。

几度濡毫思细写,胸无成竹敢轻为。

(0)
鉴赏

这首《咏竹》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郑国藩所作,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首联“秋声十里离离影,正是风篁入望时”,开篇即以秋日之景引入,十里之外,竹影婆娑,随着秋风摇曳,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幅生动画卷。这里的“离离”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竹影在秋风中的摇摆状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颔联“清节知无因热意,虚心岂有傲人姿”,进一步深入竹子的内在精神。竹子的“清节”象征着其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的炎热而改变本色;“虚心”则表现了竹子谦逊的品格,没有傲人的姿态,却能容纳万物。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竹子的高尚情操和谦逊美德。

颈联“淇园翠锁烟三径,湘水青涵玉万枝”,转而描绘了竹林的壮丽景象。淇园翠绿的竹林如同被烟雾锁住,三径之间弥漫着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湘水边,无数竹枝如玉般晶莹,映照出一片清新的世界。这里运用了淇园和湘水两个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竹林的广阔与美丽。

尾联“几度濡毫思细写,胸无成竹敢轻为”,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刻感悟以及创作的慎重态度。诗人多次提笔想要细致描绘竹子的美,但深知竹子的精神难以轻易表达,因此不敢轻易下笔。这既是对竹子高洁品质的敬仰,也是对自己艺术追求的严格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郑国藩
朝代:清   字:晓屏   号:似园老人   籍贯:潮州

郑国藩(一八五七—一九三七),字晓屏,号似园老人。潮州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郑国藩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猜你喜欢

虎丘山楼即目

阖闾城南桑满枝,阖闾城西柳丝丝。

一百五日雨过候,二十四番春尽时。

花妥真娘曾入梦,月明山鬼亦题诗。

何妨索取银瓶酒,一醉前山短薄祠。

(0)

律陶六首·其六

清凉素秋节,丛雁鸣云霄。

量力守故辙,高酣发新谣。

敝庐何必广,浊酒且自陶。

诚愿游昆华,远招王子乔。

(0)

班竹岭早发

鸡鸣催客起,带梦走江乡。

竹似嫌人俗,山应笑我忙。

两溪分燕尾,一径转羊肠。

不是勤民事,何缘破晓霜?

(0)

晚投村庄

白草荒烟淡,苍山古道斜。

雁将天作路,雀以树为家。

日暮樵歌返,秋成社鼓挝。

村民性淳朴,留客话桑麻。

(0)

经史法戒诗·其四

天王柄下移,征伐强侯出。

霸业亦浸衰,陪臣势无匹。

强私家,弱公室,三桓六卿互分析。

岂无衣,六与七,不如子衣安且吉。

坏法乱纪自王朝,史书特继《春秋》笔。

(0)

咏史

吾慕江州陈,宗族七百人。

每食没广席,长幼列坐俱恂恂。

和气感畜犬,百犬共牢食必均。为问此何时?

豺虎磨牙噬生民。

君如弈棋国传舍,天下不复知尊亲。

世上自乱家自理,闭门别有无边春。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