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枯桐,古来长恨知音少。
玉箫吹断凤楼云,此恨何时了。落日飞鸿声悄。
□长江、离魂浩渺。□□□□,□□□□,□□谁表。
风雨红稀,梦回别院莺啼晓。
一生孤负看花心,惆怅人空老。待访还丹瑞草。
驾飙轮、蓬莱去好。又愁沧海,恍惚尘扬,难寻仙岛。
三尺枯桐,古来长恨知音少。
玉箫吹断凤楼云,此恨何时了。落日飞鸿声悄。
□长江、离魂浩渺。□□□□,□□□□,□□谁表。
风雨红稀,梦回别院莺啼晓。
一生孤负看花心,惆怅人空老。待访还丹瑞草。
驾飙轮、蓬莱去好。又愁沧海,恍惚尘扬,难寻仙岛。
这首元代白朴的《烛影摇红·前事用吕东窗韵》是一首抒发怀才不遇、知音难觅之感的词作。开篇以“三尺枯桐”象征孤独和寂寞,表达了词人对知音的深深渴望。“玉箫吹断凤楼云”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暗示着内心的愁苦无法排解。“落日飞鸿声悄”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离愁,长江与离魂相映,显得词人的灵魂飘渺无依。
接下来,“□□□□,□□□□,□□谁表”可能是词句的缺失部分,但从上下文推测,此处可能是在追问谁能理解并传达他的内心世界。词人感叹自己一生孤负了赏花的兴致,岁月流逝,只留下“惆怅人空老”的无奈。
结尾部分,词人试图寻找解脱之道,希望能找到仙草或仙岛,乘风而去,逃离尘世的困扰。“又愁沧海”表达出对未知命运的忧虑,担心在追寻仙道的路上迷失方向。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词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