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野花争发,自在清溪暗流。
听罢农歌䆉稏,旋闻山鸟钩辀。
无名野花争发,自在清溪暗流。
听罢农歌䆉稏,旋闻山鸟钩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卷。首句“无名野花争发”以“争发”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野花竞相开放的景象,赋予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自在清溪暗流”一句,通过“自在”和“暗流”,不仅描绘了溪水在无人察觉下静静流淌的自然状态,也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
“听罢农歌䆉稏”中的“农歌”指农民劳作时所唱的歌曲,这句诗通过“听罢”二字,巧妙地将听觉体验融入画面中,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农人劳作后的轻松与满足。“旋闻山鸟钩辀”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山鸟的鸣叫与农歌形成了一种自然界的和谐共鸣,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
国俗俭且淳,人足而家给。
九载襄陵祸,比户犹安辑。
何人变清风,骄奢日相袭。
制度非唐虞,赋敛由呼吸。
伤哉田桑人,常悲大弦急。
一夫耕几垄,游堕如云集。
一蚕吐几丝,罗绮如山入。
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
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南宫官舍苦萧条,常忆群居接俊寮。
古屋醉吟灯艳艳,画廊愁听雨萧萧。
残春共约无虚掷,一岁那知忽复销。
顾我心情又非昨,祗思相伴老渔樵。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
草绿莲红,□映小汀洲。
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
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
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楼。
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
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
喜见中秋,急载酒、登楼邀月。
谁料得、狂风作祟,浮云为孽。
孤负阑干凝望眼,不教宝鉴悬银阙。
但筵前、依旧舞腰斜,歌喉咽。
阴与霁,圆并缺,难指准,休分别。
况赏心乐事,从来磨折。
常把一尊陪笑语,也胜虚度佳时节。
怪坡仙、底事太愁生,惊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