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横行江汉间,楚子灭诸姬。
问鼎轻周室,争盟会淮夷。
子孙世有国,地大先王时。
封疆六千里,俛首为秦雌。
虎狼不可亲,前后几见欺。
始堕张仪计,卒至王剪师。
西风吹黄芦,疑是骚人悲。
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横行江汉间,楚子灭诸姬。
问鼎轻周室,争盟会淮夷。
子孙世有国,地大先王时。
封疆六千里,俛首为秦雌。
虎狼不可亲,前后几见欺。
始堕张仪计,卒至王剪师。
西风吹黄芦,疑是骚人悲。
这首诗《汉水》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汉水的描绘,隐喻了历史的变迁与王朝的兴衰。
开篇“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以方城比作城墙,以汉水比作护城河,形象地描绘出汉水流域的地理形势,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中以险固地形为依托建立政权的王朝的象征。
“横行江汉间,楚子灭诸姬”一句,借楚子(即楚国国君)在江汉之间纵横驰骋,最终消灭其他姬姓诸侯的典故,暗示历史上强盛的楚国如何崛起并征服其他势力,展现了历史上的权力更迭和强弱转换。
“问鼎轻周室,争盟会淮夷”则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上的政治斗争,问鼎象征着对最高权力的觊觎,轻视周室意味着对传统秩序的挑战;而与淮夷结盟,则反映了不同势力之间的联合与对抗。
“子孙世有国,地大先王时。封疆六千里,俛首为秦雌”描述了国家的传承与扩张,以及最终被秦国所吞并的命运。这里“封疆六千里”强调了国土的辽阔,“俛首为秦雌”则表达了最终屈服于强敌的无奈与悲哀。
“虎狼不可亲,前后几见欺”通过比喻,指出历史上统治者常常遭遇来自内外的背叛与欺骗,暗示了权力斗争中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始堕张仪计,卒至王剪师”提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策略家张仪和军事家王翦,前者通过离间计削弱其他国家的力量,后者则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关键人物之一。这两句暗示了历史上的决策失误和军事行动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西风吹黄芦,疑是骚人悲”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西风中黄芦摇曳,仿佛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哀叹,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衰败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汉水这一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洞察和深刻理解。
一片闲心,髑髅子、无穷生灭。
被化机搬弄,驰骤许多颠□蹶。
贩骨如山成底事,迷情似海难超越。
痛亘初、灵物被尘埋,尘沙劫。求出离,须猛烈。
寻知友,谈冰雪。下工夫磨炼,灵光明彻。
风定波澄潭底见,云开冷浸天心月。
问哑人、食餐蜜味如何,无言说。
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
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
千古神州,一时胜事,宾僚儒雅。
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
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
风云惨澹,貔貅得意,旌旗閒暇。
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
看鞬櫜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