崚嶒高阁接禅林,阁前古木何萧森。
秋风已燥郊野色,落日时闻钟磬音。
载酒可能忘夙病,逢人偏得称床心。
休论六代豪华事,回首江山自古今。
崚嶒高阁接禅林,阁前古木何萧森。
秋风已燥郊野色,落日时闻钟磬音。
载酒可能忘夙病,逢人偏得称床心。
休论六代豪华事,回首江山自古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凭虚阁晚眺”的视角,展现了阁楼与禅林的和谐共存,以及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之美。
首联“崚嶒高阁接禅林,阁前古木何萧森”,以峻峭的阁楼与幽静的禅林相接,古木参天,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这里的“崚嶒”形容阁楼之高耸,“萧森”则描绘了古木的茂密与苍翠,两者结合,既展示了建筑的雄伟,又突出了自然环境的生机勃勃。
颔联“秋风已燥郊野色,落日时闻钟磬音”,进一步渲染了晚景的氛围。秋风吹过,郊野的颜色变得干燥,夕阳西下,偶尔传来寺庙的钟磬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投射,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平和。
颈联“载酒可能忘夙病,逢人偏得称床心”,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与交流,暂时忘却了日常的烦恼,与人交谈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里的“床心”可能是指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体现了人在自然与社会交往中的精神寄托。
尾联“休论六代豪华事,回首江山自古今”,则是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永恒的赞美。诗人认为不必过多谈论过去的繁华与辉煌,因为江山依旧,历史的更迭自有其规律。这句话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凭虚阁晚眺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赫连宝刀利且坚,霜鳞错落龙雀环。
当时铸作妙一世,赫赫似与天相连。
雷公祝融借光彩,蓬飞中原鲸振海。
神物羞为不义屈,一去人间向千载。
蛟蟠虎化自有时,气如投蜺世莫知。
力能提携倚天外,一埽云雾君看之。
吾闻苏侯不及识,内嘉孤雄世难得。
文如翻波气龙虎,风云晦明在顷刻。
中间流落似天意,今虽暂困当永适。
忽传长逝既巳矣,知与不知同叹息。
曩者避地金马门,献书著论惊上国。
材豪志剧少所有,倏忽变化不可测。
结交必皆天下士,朝廷见人退自斥。
指挥功名力可取,城郭披露曾不惜。
庙堂诸公交口荐,天子亦称万人敌。
中道龃龉空归来,扁州东浮问损益。
登临姑苏睨沧海,愤叹始觉区中窄。
徉狂烂醉遗日月,欲乘长风挂危席。
安期洪厓殊彷佛,蓬莱方壶定可陟。
浩歌秀句凌斗牛,至今紫气犹融奕。
若人不应逐物化,吴中好事先巳惑。
迩来安知非形解,世上蜉蝣限畛域。
遗编逸藁尚多有,但恐灵物随变匿。
君当收拾藏永久,毋以交情死生易。
《续杨十七挽苏子美诗》【宋·刘敞】吾闻苏侯不及识,内嘉孤雄世难得。文如翻波气龙虎,风云晦明在顷刻。中间流落似天意,今虽暂困当永适。忽传长逝既巳矣,知与不知同叹息。曩者避地金马门,献书著论惊上国。材豪志剧少所有,倏忽变化不可测。结交必皆天下士,朝廷见人退自斥。指挥功名力可取,城郭披露曾不惜。庙堂诸公交口荐,天子亦称万人敌。中道龃龉空归来,扁州东浮问损益。登临姑苏睨沧海,愤叹始觉区中窄。徉狂烂醉遗日月,欲乘长风挂危席。安期洪厓殊彷佛,蓬莱方壶定可陟。浩歌秀句凌斗牛,至今紫气犹融奕。若人不应逐物化,吴中好事先巳惑。迩来安知非形解,世上蜉蝣限畛域。遗编逸藁尚多有,但恐灵物随变匿。君当收拾藏永久,毋以交情死生易。
https://shici.929r.com/shici/AQiMx6fa.html
上清宫中老道士,曾从先皇去封祀。
山头侯夜窥火轮,汾上掊钩出金耳。
云成龙虎当翠华,丰隆前导清泥沙。
万灵扶驾百神护,杂沓仙侣堆云霞。
黄衣羽客十有馀,多能引说轩辕初。
汉廷儒士议迂阔,天子自用申公书。
金绳玉策埋石壤,神光夜见连空虚。
天心报贶宸意喜,白茅玉印旌其徒。
帷宫赐席接虎幄,待之如宾尽诚悫。
中书秘术使之观,神动精摇易飞跃。
鼎湖龙去何超越,日月茫茫自奄忽。
龙髯堕地秋草生,人世霜华满头发。
边兵未云备,竞矜弓弩强。
斯人久衔恩,献力固所当。
上山伐檀栾,入林候飞翔。
岂无解网心,大义须勤王。
安得会稽岭,集居共工旁。
安得解羽泽,在君礼义乡。
剪翎副之箭,一一坚且良。
朝发摧西戎,夕发毙东羌。
不烦天下民,万里坐宁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