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岁暮望乡关,身逐戎旌未得还。
欲别临岐无限泪,故园花发寄君攀。
边城岁暮望乡关,身逐戎旌未得还。
欲别临岐无限泪,故园花发寄君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疆将士在岁末时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边城岁暮望乡关”即设定了怀乡的主题,表明作者身处边陲,年终时分,心中充满对远方故土的眷恋。
“身逐戎旌未得还”透露出将士随军征战,对家园的渴望与回归无期,戎旌即是军旗,身逐戎旌意味着跟随军队奔波,却无法摆脱战争的羁绊回到故乡。
“欲别临岐无限泪”则展现了将士在临别之际,心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离愁。临岐通常指的是临行之时,这里的“无限泪”强调了离别之痛和对故乡的深情。
最后一句“故园花发寄君攀”,则是将士在无法亲自回家之际,借由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来寄托自己的思念。通过鲜活的花朵传达他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情感,表达了强烈的乡愁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透露出边塞将士孤独守望、深夜梦回故土的复杂心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花发等,将士内心世界的悲凉与无奈得以充分展现,诗中流露出的乡愁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令人感慨。
佛法离住相,色相本非实。
云何阿罗汉,可以色相求。
居士宰官身,只园夙亲近。
会发宏原深,现此广长舌。
于后像法世,赞叹说偈言。
笔力虚空,三昧出胸臆。
撞开痴愚纲,透出大千界。
我昔睹殊胜,会闻诸佛说。
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
偈语复云何,能离音声见。
今法解佛意,一切有为法。
非偈亦非赞,应作如此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