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寄何伯友·其一》
《秋夜寄何伯友·其一》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两夜霜渐白,一山秋尽红。

门疏蒋翊客,心忆淮南丛。

海气槛前树,雁声天末风。

怜君不得见,搔首嗟飞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象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两夜霜渐白,一山秋尽红”以霜白与山红对比,渲染出秋意的浓烈,霜白象征着寒冷与时间的流逝,而山红则代表着秋天的绚烂与生命的热烈。颔联“门疏蒋翊客,心忆淮南丛”通过门庭冷清与内心怀念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蒋翊客可能是指友人或诗人对友情的向往,淮南丛则暗示了友人所在之地,或是诗人对往昔相聚时光的回忆。

颈联“海气槛前树,雁声天末风”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海气与树、雁声与风,构成了一幅辽阔而又静谧的秋日图景,海气与树的静默与雁声与风的动态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尾联“怜君不得见,搔首嗟飞蓬”直接抒发了诗人因无法与友人相见而产生的遗憾与感慨,通过“怜君”、“搔首”、“嗟飞蓬”的动作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辛酉十月有感而作

自亲矢石又经秋,多垒空增四国忧。

病骨支离仍乘障,豪情慷慨独登楼。

一腔热血从何洒,万姓生机尚可谋。

桑梓安危桑上计,迨天阴雨要绸缪。

(0)

张良哉农部邀同杜继园同年筠巢前辈潘星斋前辈陈小舫同年读画小集

老树当窗记两株,燕公池馆未全芜。

高名已入先贤传,雅集重来旧酒徒。

漫说处堂同燕雀,可能归棹问莼菰。

知君家法荆关在,乞写今朝主客图。

(0)

资州题壁

当年叱咤走风云,废垒江头尚夕曛。

傥向灞陵逢醉尉,夜行休说故将军。

(0)

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其三

老矣犹兹健,风尘想据鞍。

艰危缘世变,摧折见才难。

卧虎沧江静,冥鸿天际宽。

愿公珍晚节,归路雪霜寒。

(0)

茌平

骡风历鹿碾沙平,小憩征尘雨乍晴。

满院弦歌喧晚驿,一堤杨柳抱春城。

河干地控确磝戍,陇上人耕鼓角声。

亦有宾王在徒步,何常不见涕纵横。

(0)

送朱伯韩侍御还乡·其一

柏府霜寒乌夜飞,朝簪晓脱理征衣。

泰山东望云犹蔽,秋色西来燕已归。

出处无惭从古少,文章有用似公稀。

郭门供张何须设,恐被旁观说见机。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