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访云峰认旧蹊,种松拟筑茧窝栖。
溪云荡漾浮山足,石径崚嶒怯马蹄。
绅笏久羁真自误,林泉勇退未终迷。
年来颇得蒙庄趣,天地蜉蝣一视齐。
晓访云峰认旧蹊,种松拟筑茧窝栖。
溪云荡漾浮山足,石径崚嶒怯马蹄。
绅笏久羁真自误,林泉勇退未终迷。
年来颇得蒙庄趣,天地蜉蝣一视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探访云峰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首联“晓访云峰认旧蹊,种松拟筑茧窝栖”中,“晓”字点明时间,清晨的宁静与清新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云峰”与“旧蹊”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熟悉与情感深厚。接下来的“种松拟筑茧窝栖”,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地定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颔联“溪云荡漾浮山足,石径崚嶒怯马蹄”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云雾缭绕的溪流与险峻的山路,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壮丽的自然景观。其中,“溪云荡漾”描绘了云雾在山脚下飘动的景象,而“石径崚嶒”则形象地表现了山路的崎岖不平,连马蹄都显得畏惧。
颈联“绅笏久羁真自误,林泉勇退未终迷”转而抒发了诗人对于官场束缚的反思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绅笏”象征着官场的束缚与压力,“林泉”则代表了诗人内心渴望的自由与宁静。诗人感叹于自己长久被官场所困,未能真正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但同时又勇敢地选择退隐山林,追求心灵的解脱。
尾联“年来颇得蒙庄趣,天地蜉蝣一视齐”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与人生感悟。通过引用庄子的思想,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广阔的认识,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在本质上是平等的。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哲学的深入思考。
石漏摇空一片天,月岩之号古相传。
孤轮高洁谁为比,老树婆娑亦宛然。
山碍不容千里见,崖侵常蚀二分偏。
故知伪物谁叨冒,终竟天教不十全。
日驭驾轮入东尾,望后黑月将浃旬。
惟时十月二十四,积庆高门生异人。
霏霏霜华剪寒梢,天地严肃无妖氛。
秘藏和气付贤者,粹然不受世俗尘。
观其玉润得嘉耦,羲之正恐为前身。
自从平步官职场,事业磊落难具陈。
东阳古郡号富壤,寇火之后风俗贫。
征财榷利日扰扰,藉公独与人为春。
坐令七邑再生育,此德重大无比伦。
吾闻造物甚昭爽,报公以寿当如椿。
我公骨相已奇艾,道气日日生精神。
他时雍容入廊庙,端以黄发为甫申。
题舆虽此暂留滞,随分亦可酬佳辰。
庭前香雾欲云起,可无一醉欢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