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七》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七》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雨色霏微碧润苔,溪桥清兴坐悠哉。

野人何事掩关去,山鸟不啼排案来。

满地风光还自认,当门荆棘为谁栽。

莫教衣絮行多碍,打破虚空證一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山林景象。首句“雨色霏微碧润苔”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苔藓湿润、绿意盎然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之感。接着,“溪桥清兴坐悠哉”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坐在溪边小桥上,享受着清静与悠闲的情景。

“野人何事掩关去,山鸟不啼排案来”两句,通过野人的离去和山鸟的沉默,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略显寂寞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动衬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或许是对于世事的淡泊或是对自然的深深向往。

“满地风光还自认,当门荆棘为谁栽”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承认眼前的风光,但同时也感慨于门前的荆棘,似乎在反思人生中的种种阻碍与困境。这里的“自认”与“为谁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最后,“莫教衣絮行多碍,打破虚空證一回”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不要让世俗的纷扰束缚了心灵,应该勇于突破自我,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这里的“衣絮”象征着束缚,而“虚空”则代表了超越物质与表象的精神世界。整句话充满了哲理意味,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勇敢地追求真理与自我实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赠沈方邺兼送之罗浮二首·其二

挂帆东近列仙家,瑶室璇房路已赊。

高瀑倚风时作雨,远峰含日半成霞。

山人散住茏葱竹,旅食多烹巨胜花。

知有妇翁为鲍靓,不劳丹灶问丹砂。

(0)

漫兴三首·其二

简讨吟诗地,江门匝海涛。

渊源洙泗远,磊落楚云高。

近世无真气,斯人也自豪。

文章本情性,笑汝小儿曹。

(0)

寿姚香山熙止

英雄之才久不作,汗简丹青殊寂寞。

君侯飞盖自北来,玉面虬须照南国。

香山孤城在海岛,高舶如山浪如岳。

挥鞭一指招曰来,群盗如麻皆面缚。

虎饱则伏鹰饱飞,千钧弩为鼷发机。

发踪指示略未毕,剧贼已落千重围。

孤城许许吹霜角,君侯左佩莲花锷。

马前亲系叛人头,秋日俘归五羊郭。

能擒能纵古所难,况君生长从儒门。

大兄雄武冠宇内,介弟补衮居言官。

天生材气应无匹,射策长安君第一。

繇来豪俊本为民,一令天涯未言屈。

士元不展称凤雏,缝裾虞诩徒区区。

看君不动声与色,万骨欲朽今重肤。

我为此歌进玉斝,祝君之寿寿天下。

太史在朝稗在野,山人不是谀人者。

(0)

南海神祠下作前有浴日亭

望远孤亭尽,凭高古殿尊。

碑留千岁字,神降百王言。

汇水成天堑,排山作海门。

登临何限意,稽首候朝暾。

(0)

增城村居即事五首·其三

丝丝寒雨湿飞尘,草绿平田不是春。

伏犊山中虽有虎,农夫争避带刀人。

(0)

杂诗九首·其三

杖策有所适,乃至南山阿。

飞雪曜峻涂,高冰积嵯峨。

仰见双羽人,被服扬轻霞。

揖我升丹梯,飞步游天河。

下窥失五岳,累块存中华。

群星与日月,熠若流萤过。

命我一丸药,天陨子不磨。

长揖谢羽人,蓄志不慕多。

兹生有馀责,区区计其他。

回车复吾路,路有张鸟罗。

凤鸟易高飞,罗雀如之何。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