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对亭书怀次王阳明先生韵》
《独对亭书怀次王阳明先生韵》全文
明 / 邹元标   形式: 古风

几从江上过,危峰坐中见。

清秋披蒙茸,始得陟崇巘。

诸贤聚一堂,图书已识面。

忆昔迷歧路,困衡不善变。

博文并格物,留情经与传。

于今两寘之,深荷圣衷眷。

古人弃糟粕,用为来者劝。

素琴本无弦,了心何足辩。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邹元标所作的《独对亭书怀次王阳明先生韵》。诗中以“独对亭”为背景,抒发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几从江上过,危峰坐中见”,描绘了诗人多次从江边经过,但真正能静坐其中,欣赏到高耸入云的山峰,却是在此刻。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感慨,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反思。

接着,“清秋披蒙茸,始得陟崇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清冷与山峰的高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挑战困难的决心。通过“始得”二字,强调了攀登高山的不易,同时也寓意着在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诸贤聚一堂,图书已识面”一句,可能指的是诗人与智者的交流,通过阅读书籍,与先贤的思想对话。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智慧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他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忆昔迷歧路,困衡不善变”表达了诗人过去曾迷失方向,遭遇困境,但并未放弃,而是坚持改变,寻求出路。这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博文并格物,留情经与传”则表明了诗人广泛学习知识,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同时对经典著作保持深厚的情感,体现了他作为学者的严谨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于今两寘之,深荷圣衷眷”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自我反思,以及对圣人教诲的深深感激,暗示了他在道德修养上的追求。

最后,“古人弃糟粕,用为来者劝”一句,引用古人的话,强调了去伪存真、吸取精华的重要性,鼓励后来者从中得到启示和指导。这里的“素琴本无弦,了心何足辩”可能是指,真正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无需外在形式的装饰,内在的修为才是最重要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个人经历的反思、对知识的追求、道德修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邹元标
朝代:明   字:尔瞻   号:南皋   籍贯:江西吉水   生辰:1551—1624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猜你喜欢

吊亡友袁世弼太博

自掩斯人骨,西山秀色低。

文章惊早悟,寿夭理难齐。

绝壑沉寒玉,空江没断霓。

儿孙今卖宅,感旧只酸嘶。

(0)

邹宣德挽词二首·其二

静乐畴能匹,翛然几杖间。

有儿专使节,无念落尘寰。

流水归何处,孤云去不还。

成仙应蜕骨,谁谓掩泉关。

(0)

哭宗叔致政大将军

文锋困挫离场屋,武略纵横勤冕旒。

国士传家虽有子,将军终老不封侯。

抱冰末路垂三纪,埋玉空山第一秋。

馀派江东藉云荫,载瞻遗像涕交流。

(0)

投宿繁昌徐氏水阁

东池种莲子,西池养肥鱼。

盈缸酿美酒,满盘具新蔬。

客来径一醉,疑是桃源图。

此事未足议,弟兄皆业儒。

大弟已登科,高名动乡闾。

季弟复连荐,豹变应时须。

长兄恬自养,云卧随卷舒。

物至我则应,隐德良有馀。

客有醉吟叟,六月骑蹇驴。

避暑寻名山,遂登君子居。

饮弄池上月,一宿能清虚。

相看不相厌,欲去且踟蹰。

(0)

普利寺自周上人高明轩

世人孰无累,贵彼方外人。

超然云霞趣,迥脱生死轮。

周也漳南释,开轩瞰漳滨。

山光并水影,二物长清新。

尤爱明月夕,苍林变金银。

焚香坐轩上,时或要静宾。

幸无歌吟喧,得与麋鹿驯。

尝茶煮山药,长养菩提因。

岂慕富且贵,宁忧贱与贫。

我来勿厌数,从尔陶天真。

(0)

把镜

念念递迁谢,新新来未停。

把镜览素发,不觉今年生。

生世能几何,焰长烛愈短。

劝吾杯中物,到手莫辞满。

阳春才烂漫,花片已飞舞。

纷如晴后雪,半作燕巢土。

尧舜竟何在,楚汉空战争。

胜负一日事,寂寥千载名。

隐几聊自悲,悲竟复长啸。

真体元空无,谁与我同调。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