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舟蒲叶内,聒聒水鸣沟。
缓棹知鱼乐,看山散客愁。
渔歌风外接,农务雨前修。
野色纷如此,吾行任去留。
漾舟蒲叶内,聒聒水鸣沟。
缓棹知鱼乐,看山散客愁。
渔歌风外接,农务雨前修。
野色纷如此,吾行任去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九峰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漾舟蒲叶内”,诗人以轻盈之笔,勾勒出舟行于蒲叶丛生的水面之上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接着,“聒聒水鸣沟”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水声与舟行的节奏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缓棹知鱼乐,看山散客愁”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缓行的舟船,不仅让诗人感受到了与鱼共舞的乐趣,也让他在欣赏山景时,暂时忘却了心中的忧愁。这种情感的转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和。
“渔歌风外接,农务雨前修”描绘了渔人与农人在各自忙碌中的场景,风中传来渔歌,雨前农人忙着耕作,这些生活化的细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勤劳。诗人通过这些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最后,“野色纷如此,吾行任去留”一句,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多变与自己的行踪。无论是景色的变化还是个人的行止,都显得随性而自在,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途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严霜丽皎日,众芳未云凋。
储寀起岩穴,车乘何翘翘。
君子典三礼,胡然南甸遥。
于焉祝万寿,龙光昂紫霄。
紫霄无谓高,躧步庶其企。
大道无谓长,循途会能至。
排虚弗蹠实,彼乃誇简易。
驱马出郊原,晤言同气谊。
气谊投不早,骖靷驾已先。
诣远骋如电,蹇予徒费鞭。
欣此群龙聚,倏尔归鸿骞。
菅蒯匪丝麻,中心效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