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竹娟娟净,鸥波澹澹生。
纷华非我事,顿悟竟谁成。
室里乾坤大,腔中日月明。
曲肱曾未枕,万壑正春声。
凤竹娟娟净,鸥波澹澹生。
纷华非我事,顿悟竟谁成。
室里乾坤大,腔中日月明。
曲肱曾未枕,万壑正春声。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凤竹”与“鸥波”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凤竹娟娟净”,以“娟娟”形容凤竹的柔美与清雅,加之“净”字,不仅指竹叶的洁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次句“鸥波澹澹生”,以“澹澹”描绘水面的平静,与“生”字结合,仿佛是自然界的生机在水面上轻轻荡漾,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和谐之美。
接着,“纷华非我事,顿悟竟谁成”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觉醒的深刻体悟。诗人似乎在说,那些世俗的浮华并非他所追求的,而真正的智慧与觉醒,往往来自于内心的顿悟,而非外界的成就或认可。
后半部分“室里乾坤大,腔中日月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认为,即使是在小小的室内,也能感受到宇宙的广阔与深远;而在自己的心中,日月的光明与真理永远照耀着。这不仅是对空间的超越,更是对时间与心灵的探索。
最后,“曲肱曾未枕,万壑正春声”以“曲肱”形容诗人盘腿而坐的姿态,暗示了他静心凝神的状态。而“万壑正春声”则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又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充满了超脱与智慧的气息。
清秋好天气,禾黍已登场。
群心思答神*,吉日复辰良。
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仙伏俨长郎。
巫觋传神语,出户舞伥伥。
*肥*,沥桂酒,奠椒浆。
一年好处须记,此乐最难忘。
风外渊渊箫鼓。
醉饱满城黎庶,健倒卧康庄。
夜久群动息,风散一帘香。
九衢尘土*儒冠。
镜中看。
失朱颜。
颠倒囊赀,欲买青山。
剩种闲花多酿酒,尘土外,觅清欢。
功名余事且加餐。
老来闲。
岂天悭。
铁笛横吹,牛背稳如船。
细马更须驮二八,平地上,作癯仙。
乱云低薄暮,微雨洗清秋。
凉蟾乍飞破镜,倒影入南楼。
水面金波滟滟,帘外玉绳低转,河汉截天流。
桂子堕无迹,爽气袭征裘。
广寒宫,在何处,可神游。
一声羌管谁弄,吹彻古梁州。
月自於人无意,人被月明催老,今古共悠悠。
壮志久寥落,不寝数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