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其二》
《忆秦娥·其二》全文
宋 / 程垓   形式: 词  词牌: 忆秦娥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

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0)
翻译
专注的凝视着握在手中的半黄橙子,细细慢慢的搓磨片刻大拇指已沾染上独有的香味。清清楚楚的记得,连那衣袖的一角都已满是清香。
离别已久的人远隔千里。看见这随处绽放的梅花不忍采摘。写好的书信却没有大雁能够传递,怎样才能让它到达收信人的手里呢。
注释
脉脉:凝视貌。
擘:大拇指。
分明:明确;清楚。
关山:关隘山岭。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秋日怀人的画面。"情脉脉"四字,传达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含蓄情感,如同流水般悄然流淌。"半黄橙子和香擘",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展现了丰收季节的果实与香气,也暗示了与对方共度的美好时光。

"分明记得,袖香熏窄",回忆起过去女子衣袖间散发的香气,那曾经贴近的温暖瞬间清晰如昨。"别来人远关山隔",表达了离别后时空的阻隔,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

"见梅不忍和花摘",梅花虽美,但想到不能与心爱之人分享,反而增添了愁绪。最后两句"有书无雁,寄谁归得",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无奈,即使有书信也无法传递,无人可托,那份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整体来看,程垓的这首《忆秦娥》(其二)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深情而寂寥的画面,展现出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程垓

程垓
朝代:宋   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186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猜你喜欢

踏莎行.赠左笏丈

影塔秋杯,裛花春袂,年时题遍僧廊字。

再来何事断经过,残妆难洗红巾泪。

莺乱朝慵,乌啼残醉,相思一点凭谁寄。

那堪飞絮认萍根,依然帘幕无人地。

(0)

惜馀春慢

软媚风光,晴和天气,翠浪轻摇平野。

雏莺睨睆,乳燕丁宁,曾记踏青游冶。

荒渚芦菰正肥,庭院飞梭,落榆飘瓦。

悄蔷蘼开罢,清阴移影,好春归也。

谁得似风絮轻盈,旋低还起,雅爱扑帘随马。

窗浮暗碧,树瞪馀红,好景万千难写。

愁听空山杜鹃,撩乱伊人,归思萦惹。

念枝条无恙,明年还得,醉吟花下。

(0)

蝶恋花

过了清明春欲暮,日暖风寒,天也无情绪。

浓睡觉来莺乱语,杏花深院人归去。

一阵萧萧吹细雨,点滴声中,金鸭香浓炷。

屏上春江多少路,销魂都在楼高处。

(0)

点绛唇

寒食年年,自焚诗哭秋坟鬼。

小溪流水,多是眸中泪。不敢言功,只怕难辞罪。

金堤溃,大遭焚毁,没甚英雄味。

(0)

霜叶飞.落叶用梦窗《九日》韵

一秋无绪。霜天里,朝朝风萚辞树。

夜长还要警孤眠,听打窗如雨。更恻恻、危枝倦羽。

添薪虚忆庭槐古。

尽唱彻哀蝉,甚处觅、题红那管,客衣缁素。

长记九日江亭,商飙猎苇,此题弱冠曾赋。

而今人亦秃成枯,赢共阶蛩语。忍撇却、乾梢断缕。

飘零休便随流去。

但保得、冬心在,转绿回黄,是归根处。

(0)

烛影摇红.和竟夫,叠子大韵·其二何维朴诗孙

记得亭前,荷花遮住鸳鸯小。

干卿何事却惊飞,是处都寻到。刚道秋心倦了。

又西湖、霜晨月晓。远山眉黛,可似年时,临波微笑。

幽梦香酣,小桃枝上啼莺少。

管他门外几分春,付与斜晖照。只有垂杨翠扫。

向东风、推襟送抱。者般情致,若个无聊,肯和伊道。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