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无绪。霜天里,朝朝风萚辞树。
夜长还要警孤眠,听打窗如雨。更恻恻、危枝倦羽。
添薪虚忆庭槐古。
尽唱彻哀蝉,甚处觅、题红那管,客衣缁素。
长记九日江亭,商飙猎苇,此题弱冠曾赋。
而今人亦秃成枯,赢共阶蛩语。忍撇却、乾梢断缕。
飘零休便随流去。
但保得、冬心在,转绿回黄,是归根处。
一秋无绪。霜天里,朝朝风萚辞树。
夜长还要警孤眠,听打窗如雨。更恻恻、危枝倦羽。
添薪虚忆庭槐古。
尽唱彻哀蝉,甚处觅、题红那管,客衣缁素。
长记九日江亭,商飙猎苇,此题弱冠曾赋。
而今人亦秃成枯,赢共阶蛩语。忍撇却、乾梢断缕。
飘零休便随流去。
但保得、冬心在,转绿回黄,是归根处。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面对落叶飘零的凄凉心境。"一秋无绪"开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霜天里,朝朝风萚辞树"形象地写出秋风吹落树叶的场景,渲染出萧瑟的气氛。
"夜长还要警孤眠,听打窗如雨",夜晚的落叶声如同雨点敲打窗户,增添了诗人独眠时的孤独感。"更恻恻、危枝倦羽"进一步描绘了落叶的疲惫与无奈,仿佛疲倦的鸟儿栖息在危险的树枝上。
"添薪虚忆庭槐古",诗人回忆起庭院中的老槐树,暗示岁月流转,人事已非。"尽唱彻哀蝉",哀鸣的蝉声增添了悲凉的氛围,诗人感叹找不到题写红叶的地方,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如今生活的寂寥。
"长记九日江亭",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江亭赏秋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意气风发。然而,如今"人亦秃成枯",只剩与阶下蟋蟀共鸣,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沧桑感。
"忍撇却、乾梢断缕",诗人不忍心抛弃那些枯枝残叶,它们象征着过去的时光和记忆。"飘零休便随流去",他劝告落叶不必随流水消逝,寓意要坚守内心,即使生活困顿,也要保持坚韧。
最后,诗人以"但保得、冬心在,转绿回黄,是归根处"作结,表达对坚韧不屈精神的坚守,期待着生命的轮回,即使经历枯萎,也能期待春天的到来,回归生命的根本。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理。
晁董声名彼一时,夫君下笔与渠齐。
承明厌直辞金马,英荡非关访碧鸡。
山岳动摇增气色,诏书宣布舞群黎。
归期只在千秋节,留赋苍苔凤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