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汉台》
《朝汉台》全文
明 / 赵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叠嶂淩云势欲颓,赵王曾此筑高台。

关河北望秦京在,冠冕南通汉使回。

水绕仙城馀古木,山迎辇路总荒苔。

霸图王业今何在,回首咸阳几劫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朝汉台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感。首联“叠嶂凌云势欲颓,赵王曾此筑高台”,以“叠嶂”和“凌云”描绘出山峦连绵、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同时暗示了赵王在此筑台的历史背景。颔联“关河北望秦京在,冠冕南通汉使回”,通过“关河”、“秦京”和“汉使”这些元素,展现了朝汉台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它见证了赵、秦、汉等多个朝代的历史变迁。

颈联“水绕仙城馀古木,山迎辇路总荒苔”,进一步渲染了朝汉台周围的自然环境,水环绕着仙城,古木参天,山间小径被岁月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荒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尾联“霸图王业今何在,回首咸阳几劫灰”,将视角拉回历史深处,提出对过去辉煌霸业的疑问,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朝汉台所在咸阳古城遗迹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朝汉台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衰败之间对比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赵介
朝代:明   字:伯贞   号:广中五先生   籍贯:元明间广东番禺   生辰:?—1389

(?—1389)元明间广东番禺人,字伯贞。博通诸经及释、老书。元末,与孙蕡等俱受何真礼遇,号广中五先生。入明,闭户读书,不求仕进,屡荐皆辞。坐累逮赴京师,途中卒于南昌。有《临清集》,另有《广中五先生诗》。
猜你喜欢

寄别,叠梅樵韵·其一

沧桑陆海荡蛟舟,屈子问天赋远游。

家国沦胥三比日,乾坤萧索四围秋。

伧荒人物争依晋,灭裂衣冠益慕周!

送去如登仙岛路,故山虽好不堪留。

(0)

七言今体台湾哀词四首·其四

远海遥天缺一环,舟胶水涸到蓬山。

果然雨碎长平瓦,信是风吹大散关。

骇浪惊涛号泣痛,残霞斜照血痕殷。

扶馀不见虬髯客,故国云容有赭颜。

(0)

感愤时事,再赋

衮衮诸公如傀儡,朝求神仙夕尚鬼。

堂堂衣冠不自存,苦把貂蝉续狗尾。

叶公好龙已非龙,乃好殊俗小雕虫。

钩辀口舌成才隽,胪列皮毛为化工。

有兴不浅是老子,无物可观信恼公。

呜呼中法能求实,随处可生新艺术。

不然西法亦腐烂,覆辙后先总如一。

君不见西国亦有弱与强,强者不少兴与亡?

刻舟求剑去已远,胶柱鼓瑟宁非伧!

自丧黄钟宝康瓠,实弃苏合亲蛣蜣。

我谓有道兴征伐,蚩尤终不敌轩皇。

(0)

吊郑延平

天尽接海水,突兀岩岛横。

至今风雨夜,时闻人马声。

层波出洪啸,互答长鲸鸣。

痛哉骑鲸人,一去水泙泙!

拓地辟荆榛,绣壤错经营。

志气无六合,虎视蛟龙争。

千秋鹿耳门,风静怒涛生。

废楫在海底,曾至金陵城。

至今吴、越间,耳震孙郎名。

千丈晴霞出,犹疑为旂旌。

遗志不得伸,海大为不平。

舆图归一统,庙貌褒忠贞。

昔年游赤崁,春秋礼齍盛。

閒登望海台,兴废几时更!

彷佛崖山麓,孤臣痛哭情。

我朝君犹恨,况为外夷并!

古城有遗址,白日穴鼯鼪。

阴风扑人面,大厦重见倾。

郑公今不作,当世谁支撑!

神州竟中绝,无复古簪缨。

望风长叹息,头发空鬡鬇!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三九

对镜惭看薄薄胡,时妆孤负好头颅。

青青不久星星出,间引毛锥学种须。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三三

零落街头羽板稀,已捐团扇过时衣。

儿时嬉戏都如梦,不见翩翩蛱蝶飞。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