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凭虚亭,东风南浦生。
入窗洞吟目,两岸蜚啸声。
天空白浪迥,日近青霞明。
放怀莺燕外,一壶宜醉倾。
上上凭虚亭,东风南浦生。
入窗洞吟目,两岸蜚啸声。
天空白浪迥,日近青霞明。
放怀莺燕外,一壶宜醉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海珠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句“上上凭虚亭”点出游览地点,一个高处的亭子,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接着,“东风南浦生”描绘了春风吹拂,南浦边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着新生命的开始和希望的萌芽。
“入窗洞吟目,两岸蜚啸声”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窗户仿佛是连接内外的门户,让诗人得以将外界的美景尽收眼底;而两岸的鸟鸣声,则是大自然最纯粹的乐章,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天空白浪迥,日近青霞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天空的广阔与日光的明媚,白浪与青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放怀莺燕外,一壶宜醉倾”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在莺歌燕舞之外,诗人选择以酒为伴,或许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或许是在与自然对话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乍卷珠帘,初离明镜,云垂翠鬟。
正碧窗香细,晴添午倦,绿阴昼永,风减春寒。
静听流莺,轻拈香草,小立空庭意自闲。
幽怀好,正素心相契,清极忘言。东风乍识朱颜。
念欲缀、芜词下笔难。
况新诗风致,吟时楚楚,倦人环佩,听处珊珊。
韵写乌丝,神传粉本,人在盈盈一水间。
披图久,喜芬芳气味,吹上毫端。
自笑恹恹。费半晌春忙,去省花尖。
玉容憔悴,知为谁添。病来分与花嫌。
正腊衣催洗,春波冷、素腕愁沾。
硬东风、枉寒香一度,新月纤纤。多情。
满天坠粉,偏只累双卿,梦里空拈。
与蝶招魂,替莺拭泪,夜深偷诵楞严。
有伤春佳句,酸和苦,生死俱甜。祝花年。
向观音稽首,掣遍灵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