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门人江应霄北上》
《送门人江应霄北上》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淹声价起湟川,羡尔乘舟向日边。

金阙曙钟趋午夜,玉河春色动新年。

衣冠总向南宫集,姓字还从北阙传。

旧日授经今不忝,承恩人道是儒仙。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黄佐所作,题为《送门人江应霄北上》。诗中描绘了江应霄北上时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其的深切祝福。

首句“江淹声价起湟川”,以江淹(此处借指江应霄)在湟川之地名声大噪,引出其北上的背景。接着“羡尔乘舟向日边”一句,表达了对江应霄即将踏上旅程的羡慕之情,同时预示着他的未来将如同朝阳般充满希望和光明。

“金阙曙钟趋午夜,玉河春色动新年”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金阙代表皇宫,曙钟象征新一天的开始,午夜则暗示时间的更迭;玉河春色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新年则寓意新的开始。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江应霄北上时的壮丽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江应霄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衣冠总向南宫集,姓字还从北阙传”两句,通过“南宫”和“北阙”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江应霄北上后,其名声和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最后,“旧日授经今不忝,承恩人道是儒仙”两句,既是对江应霄学识和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能够得到君主恩宠的期许。这里的“儒仙”一词,更是赋予了江应霄超凡脱俗的赞誉,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尚人格和卓越才能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江应霄北上时的壮丽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高度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吴城中秋

市近嚣尘转寂寥,思亲倍惜此良宵。

模糊月色人千里,缥缈云光路九霄。

客里吟怀秋易感,灯前絮语夜应迢。

掩篷怯对团圞影,一段羁愁酒不消。

(0)

次郭羽可舍人《同憩龙蟠洲小风月亭遣兴》原韵。邑有龙蟠洲,犹郡之白鹭洲也,亭盖袭其楼名云·其三

初日漾波影,满衣生石青。

天高风浩浩,沙阔水泠泠。

蓑笠羡垂钓,蒲团闻诵经。

结茅空有愿,徙倚愧山灵。

(0)

题《鹤舟图》即以送别·其二

云水清虚百虑空,收帆放舵只随风。

看他宦海飞凫迹,尽日危波险浪中。

(0)

暑夜同子敬·其五

隐隐漏三更,孤眠梦易惊。

犬声听渐近,邻巷有人行。

(0)

夜坐

屈戍无声对月开,重重树影压青苔。

鸟扶残梦飞还坠,虫感秋凉语渐哀。

列宿足陪传舍客,片云自养作霖才。

偶然想到荷花荡,似有幽香绕枕来。

(0)

暑夜灭烛露坐随笔·其二

六尺文窗扇扇开,年年消夏旧亭台。

俗尘盈斗微凉扫,乡思如麻作达裁。

坐处墙高无月看,暗中树响有风来。

裸裎袒裼谁能浼,便遇邻姬只坐怀。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