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无力挽银河,回首中原洒泪多。
甘作萍蓬标气节,独开草昧起弦歌。
蛮花犵鸟供吟咏,势宦权门脱网罗。
至竟馀生修净果,百年家国两蹉跎。
书生无力挽银河,回首中原洒泪多。
甘作萍蓬标气节,独开草昧起弦歌。
蛮花犵鸟供吟咏,势宦权门脱网罗。
至竟馀生修净果,百年家国两蹉跎。
这首诗表达了对沈斯庵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以“书生无力挽银河”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书生虽有满腔热血和抱负,却难以力挽狂澜的无奈与悲凉。接着,“回首中原洒泪多”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忧虑,以及面对国家动荡、人民苦难时的痛心。
“甘作萍蓬标气节,独开草昧起弦歌”两句,赞扬了沈斯庵先生坚守气节、不畏艰难的精神,即使在混沌未明的时代,也能以音乐和诗歌唤醒人心,传递希望。接下来,“蛮花犵鸟供吟咏,势宦权门脱网罗”则展现了沈斯庵先生的才华横溢,他能从自然界的万物中汲取灵感,不受权贵束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至竟馀生修净果,百年家国两蹉跎”表达了对沈斯庵先生一生追求精神纯净、为国为民奋斗却未能完全实现理想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
顺水去吴会,逆水来夔门。
万古逆顺舟,以斗占旦昏。
曩余好百家,信不及鲁论。
初亦半喜愕,久之乍亡存。
白发一无成,颇识委与源。
风停波自平,却视消长痕。
六经夫如何,夫子手所翻。
恒言但桑稼,怪志无鹏鹍。
规圆而矩方,往往万巧攒。
诸儒各有得,长短贤若干。
玉帛相会盟,兵车相并吞。
一语苟暗合,群生皆晏温。
经成今几年,尝试以是观。
此道未轲死,此书未秦燔。
犹之斗经天,于以生盖浑。
西方亦人豪,国自为乾坤。
书来入中州,坐使学者奔。
君岂舍从之,或但游其藩。
吾闻欲乘槎,凿空访河根。
孰与瞻斗车,把柁行江湍。
《闻叶正则阅藏经次其送客韵以问之》【宋·陈傅良】顺水去吴会,逆水来夔门。万古逆顺舟,以斗占旦昏。曩余好百家,信不及鲁论。初亦半喜愕,久之乍亡存。白发一无成,颇识委与源。风停波自平,却视消长痕。六经夫如何,夫子手所翻。恒言但桑稼,怪志无鹏鹍。规圆而矩方,往往万巧攒。诸儒各有得,长短贤若干。玉帛相会盟,兵车相并吞。一语苟暗合,群生皆晏温。经成今几年,尝试以是观。此道未轲死,此书未秦燔。犹之斗经天,于以生盖浑。西方亦人豪,国自为乾坤。书来入中州,坐使学者奔。君岂舍从之,或但游其藩。吾闻欲乘槎,凿空访河根。孰与瞻斗车,把柁行江湍。
https://shici.929r.com/shici/1W8wHC3FrW.html
论交海内略飘零,最晚相看却有情。
不以一经誇鲁谚,自于二子识徐卿。
橘香剩与蜂衙晚,麦信急催鸠唤晴。
天气正佳归恰好,莫将愁思为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