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鱼梁古渡边,荒城数里绝人烟。
沙头水没春前烧,城上乌啼战后天。
皂口暮云收宿雨,舜祠秋籁歇鸣弦。
青山遮尽来时路,何日归帆下峡川。
风急鱼梁古渡边,荒城数里绝人烟。
沙头水没春前烧,城上乌啼战后天。
皂口暮云收宿雨,舜祠秋籁歇鸣弦。
青山遮尽来时路,何日归帆下峡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美的边塞景象。首联“风急鱼梁古渡边,荒城数里绝人烟”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荒凉的氛围,古渡边的风急,荒城中的人烟稀少,透露出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接着,“沙头水没春前烧,城上乌啼战后天”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痕迹和战争的残酷,春前的野火烧痕在沙头依稀可见,城楼上乌鸦的啼叫仿佛在诉说着战后的凄凉。
“皂口暮云收宿雨,舜祠秋籁歇鸣弦”则转而描绘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傍晚的云收雨停,舜祠中的秋声渐渐平息,弦乐也停止了演奏,展现出一种静谧之美。然而,这种宁静之中又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的追忆。
最后一联“青山遮尽来时路,何日归帆下峡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青山遮蔽了归途,何时才能见到那承载着希望的归帆,下峡川而归?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漂泊者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之地的独特风貌和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杖策信忘疲,行行画图里。
崎岖下云壑,苍茫望烟水。
石径何盘纡,疏篱照梅蕊。
寥落重湖滨,柴门数家市。
居人太古风,但解数鸡豕。
语我种植法,敦朴有奇理。
虽非用里俦,颇谓桃源比。
逶迤到湖漘,浩渺叹观止。
震泽控三江,波澜此方始。
法华表东陲,渔洋正相似。
烟雨春空濛,峰峦暮俶诡。
昨朝梵天阁,远眺如隐儿。
岂知方丈山,忽落芒鞋底。
欲乞五湖长,垂钓将已矣。
骏马生代北,少年出幽并。
结束各光采,指顾风云生。
朝游属玉观,夕宿卫承明。
身逐孤儿队,名隶羽林兵。
行行南山猎,意气何纵横。
苍隼决云来,飞矢逆风鸣。
大泽鹴鹄遒,深雪狐兔惊。
回瞻鹳雀门,突兀与云平。
鞍马倏来归,势若浮烟轻。
昨夜羽书至,贰师出边庭。
上马别妻子,鸣镝追前旌。
旧随冠军伍,复此河源行。
大漠少行人,深谷多鼯鼪。
朝饮沙上泉,夕戍云间城。
左顾疏勒服,右盼伊吾清。
无令都护将,关外独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