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天空月正明,邻舟何处弄新声。
关山千里乌栖冷,河汉三更斗柄横。
乱后离家过渝水,愁来吹笛傍江城。
秋风羁客情无限,此夕高堂白发生。
夜静天空月正明,邻舟何处弄新声。
关山千里乌栖冷,河汉三更斗柄横。
乱后离家过渝水,愁来吹笛傍江城。
秋风羁客情无限,此夕高堂白发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中秋之夜,在樟树镇泊舟时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情。首句“夜静天空月正明”,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宁静而明亮的夜晚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接着,“邻舟何处弄新声”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新奇笛声,引出了诗人对远方和未知的好奇与遐想。
“关山千里乌栖冷,河汉三更斗柄横”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辽阔而寂静的夜晚世界。关山、乌鸦、冷月、河汉、斗柄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乱后离家过渝水,愁来吹笛傍江城”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世背景和情感状态。战乱之后,诗人远离家乡,漂泊不定,心中充满了忧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借吹笛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同时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最后,“秋风羁客情无限,此夕高堂白发生”两句,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秋风中,诗人作为一个羁旅之人,思绪万千;而此时此刻,他的父母可能正在家中,因思念自己而白发增添。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思念,也体现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