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古事读旧史,欲知今事看新闻。
九流百家无不有,六合之内同此文。
欲知古事读旧史,欲知今事看新闻。
九流百家无不有,六合之内同此文。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五十三)》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他对中日文化交流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通过“欲知古事读旧史,欲知今事看新闻”这两句,黄遵宪强调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认为了解过去的历史可以为理解当今世界提供宝贵的参考,而关注时事新闻则是把握当下动态的关键。这两句话简洁有力地传达了历史与现实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接下来,“九流百家无不有,六合之内同此文”则进一步阐述了知识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这里的“九流百家”指的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多个学派,而“六合之内”则泛指整个世界。这句话意味着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在哪个领域或地区,知识和智慧都是相通的,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可以通过跨时空、跨地域的知识交流来解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黄遵宪对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于知识普遍性和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洞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时代感。
喁喁无乐声,颇邀主人谅。
分力劳拮据,沈心苦谋创。
慰寂频开樽,劝饮恐不畅。
坐羃重帷周,愁我听风浪。
顿使凛冽中,挟有数重纩。
纩厚任已难,意厚更安偿?
孤峭寒萚枝,何幸得阑傍?
酒深深不清,中有泪痕荡。
此泪关平生,生能几回当。
知我者鲍君,慨然千载上。
神禹治河乃最神,当时犹致人徒骇。
三千年后智非禹,问胜此任谁能解。
徒骇迤北鬲津南,其间大都九河在。
相去乃至二百里,同为逆河方入海。
今河不过数里馀,安得修防不日殆。
将欲弃地让之水,亿万生计嗟瓦解。
即禹治今河应难,是吾蒿目所以乃。
惟彼陶唐此冀方,上应帝车曰开阳。
轩辕台榭虽莫详,职方有幽无徐梁。
要之幅员长且广,山河襟带具大纲。
列国据此士马强,可以雄视诸南邦。
辽金以来始称京,阅今千年峨天阊。
地灵信比长安长,玉帛奔走来梯航。
储胥红朽馀太仓,天衢十二九轨容。
八旗居处按界疆,朱楼甲第多侯王。
槐市陆海无不藏,富乎盛矣日中央。
是予所惧心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