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禹治河乃最神,当时犹致人徒骇。
三千年后智非禹,问胜此任谁能解。
徒骇迤北鬲津南,其间大都九河在。
相去乃至二百里,同为逆河方入海。
今河不过数里馀,安得修防不日殆。
将欲弃地让之水,亿万生计嗟瓦解。
即禹治今河应难,是吾蒿目所以乃。
神禹治河乃最神,当时犹致人徒骇。
三千年后智非禹,问胜此任谁能解。
徒骇迤北鬲津南,其间大都九河在。
相去乃至二百里,同为逆河方入海。
今河不过数里馀,安得修防不日殆。
将欲弃地让之水,亿万生计嗟瓦解。
即禹治今河应难,是吾蒿目所以乃。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徒骇河》,通过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追忆与对比,表达了对当前治理河流问题的深思。
开篇“神禹治河乃最神”,赞美了大禹治水的伟绩,接着“当时犹致人徒骇”则指出大禹治水虽神,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惊恐。接下来,“三千年后智非禹,问胜此任谁能解”提出疑问,三千年后的人们是否能像大禹一样解决如此艰巨的任务,引出对后世治水能力的思考。
“徒骇迤北鬲津南,其间大为九河在”描述了徒骇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强调了其作为九河之一的重要性。“相去乃至二百里,同为逆河方入海”进一步说明了徒骇河与其他河流的关系,以及其逆流而上最终汇入大海的特点。
“今河不过数里馀,安得修防不日殆”则指出如今的河流状况,河流长度缩短,防洪措施面临巨大挑战。“将欲弃地让之水,亿万生计嗟瓦解”表达了对可能因河流问题导致土地荒废、人民生活困苦的担忧。“即禹治今河应难,是吾蒿目所以乃”最后诗人感慨,即使大禹再世,治理现今的河流也并非易事,表达了对当前治水困境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治水情况,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同时对当前河流治理问题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福祉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