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功名不染埃,清时尝见赋康哉。
灵源已作千年观,圣相仍曾一日来。
补练元功天上石,燮调和气琯中灰。
崖间尝有数行墨,留与游人抵暮回。
盖世功名不染埃,清时尝见赋康哉。
灵源已作千年观,圣相仍曾一日来。
补练元功天上石,燮调和气琯中灰。
崖间尝有数行墨,留与游人抵暮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和方宗教鼓山韵(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盖世功名的超脱态度,赞美了清平盛世中的安宁气象。他以千年古观和一日圣相为喻,强调了道家修炼的深远与神圣。"补练元功天上石,燮调和气琯中灰"一句,运用象征手法,描述了修行者提升自我、调和自然的境界。最后,诗人提到山崖间的墨迹,寓意着历史的痕迹和智慧的传承,供后人游历时品味,增添了诗的韵味。整体来看,此诗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