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方宗教鼓山韵·其二》
《和方宗教鼓山韵·其二》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盖世功名不染埃,清时尝见赋康哉。

灵源已作千年观,圣相仍曾一日来。

补练元功天上石,燮调和气琯中灰。

崖间尝有数行墨,留与游人抵暮回。

(0)
翻译
盖世功名不沾尘埃,太平盛世常见诗赞美。
仙灵源泉已历千年,圣贤形象也曾短暂显现。
修炼至宝取自天石,调和天地之气用的是玉管中的灰烬。
山崖上曾有几行墨迹,留给游人傍晚时分欣赏回味。
注释
盖世:无比伟大的。
功名:功绩和名声。
不染埃:不受尘世污染。
清时:太平盛世。
康哉:赞美诗,表示美好。
灵源:仙灵的源泉,指神秘或神圣的地方。
千年观:历经千年的景象。
圣相:圣贤的形象。
一日来:曾经出现过一天。
补练元功:修炼根本法力。
天上石:可能指天赐的神石。
燮调和气:调和阴阳之气。
琯中灰:古代乐器(如玉管)中的灰烬,象征着神秘力量。
崖间:山崖上。
数行墨:几行字迹。
游人:游客。
抵暮回:直到傍晚返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和方宗教鼓山韵(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盖世功名的超脱态度,赞美了清平盛世中的安宁气象。他以千年古观和一日圣相为喻,强调了道家修炼的深远与神圣。"补练元功天上石,燮调和气琯中灰"一句,运用象征手法,描述了修行者提升自我、调和自然的境界。最后,诗人提到山崖间的墨迹,寓意着历史的痕迹和智慧的传承,供后人游历时品味,增添了诗的韵味。整体来看,此诗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和卓英英理笙

但于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

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0)

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成先旨,明台毕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0)

迎神·其五

雩有讽,禜有秩。膋鬯芬,圭瓒瑟。

(0)

梁鼓吹曲十二首·其六汉东流

汉东流。江之汭。逆徒蜂聚。旌旗纷蔽。仰震威灵。

乘高骋锐。至仁解网。穷鸟入怀。因此龙跃。

言登泰阶。

(0)

东武吟行

天德深且旷,人世贱而浮。

东枝才拂景,西壑已停辀。

逝辞金门宠,去饮玉池流。

霄辔一永矣,俗累从此休。

(0)

美人不见紫锦衾。黄泉应至何所禁。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