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基载大雨》
《和陈基载大雨》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黕黕云如涌,淙淙雨若倾。

骤翻银汉浊,匀洒玉绳明。

雷怒无停势,风豪有遏声。

危楼已初伏,犹谓裌衣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zǎi
sòng / wéntóng

dǎndǎnyúnyǒngcóngcóngruòqīng

zhòufānyínhànzhuóyúnshéngmíng

léitíngshìfēngháoyǒuèshēng

wēilóuchūyóuwèijiáqīng

注释
黕黕:形容乌黑的样子。
淙淙:形容流水声。
银汉:指银河。
玉绳:星宿名,这里代指天空。
雷怒:形容雷声猛烈。
风豪:形容风力强劲。
裌衣:夹衣,夏季穿的较薄的衣服。
翻译
乌云密布像波涛汹涌,细雨连绵如倾泻而下。
突然间,银河变得浑浊,均匀地洒在明亮的玉绳上。
雷声震怒,没有停止的势头,风的力量强大,声音却能被暂时抑制。
高楼已经感受到初夏的暑气,但仍觉得薄衫还很凉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猛烈的暴雨天气,通过对比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感。

“黕黕云如涌”和“淙淙雨若倾”,形象地描述了乌云密布、倾盆大雨的情景。这里的“黕黕”和“淙淙”都是拟声词,用来模仿云聚集和雨滴落下的声音,增强了画面感。

接着,“骤翻银汉浊”、“匀洒玉绳明”,则通过对比,将天空的变化比喻为翻腾的浊流,将雨水比作洁白的丝线(玉绳),不仅形容了雨势的猛烈,而且也描摹了雨后的清新感。

“雷怒无停势,风豪有遏声”这两句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雷声和风的力量。雷声如同无法阻挡的愤怒,而狂风则像是有着强大的力量但又似乎被什么给遏制住了,这里传达了一种天地间的力量交锋。

最后,“危楼已初伏,犹谓裌衣轻”表达了诗人站在高楼上观察这场大雨,即便是如此猛烈的风雨,自己却感到身上的单薄衣服似乎还不够保暖。这一句反映出了诗人的冷静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些幽默与自嘲。

整首诗通过对比、拟声以及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表现。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奉怀素翁先生

旧隐归来长薜萝,江湖风雨两秋过。

山中岁月空閒在,天下经纶奈老何。

酒熟漫邀邻叟饮,诗成还对社翁歌。

二泉病客怀思渴,安得南飞酌海波。

(0)

王郡丞邀饮阳和楼·其一

青天一碧翠遮空,浪捲云奔夕照中。

郭外荷花三十里,清香散作满城风。

(0)

江上·其一

桃花春水满江头,独拥佳人翡翠楼。

谁抱琵琶江口上,声声弹出小梁州。

(0)

菁源耕乐

桑林春雨霁,布谷交飞鸣。

晓起事东作,举趾原上耕。

芃芃禾黍秀,倏见秋已成。

我场谁既筑,我仓亦既盈。

租税且输毕,浊酒聊自倾。

优游天壤内,酣歌乐太平。

(0)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三

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

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

(0)

采薪二首·其二

倚担青岩际,历斧崖下石。

持斧起环顾,长松百馀尺。

徘徊不忍挥,俯略涧边棘。

同行笑吾馁,尔斧安用历?

快意岂不能,物材各有适。

可以相天子,众稚讵足识。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