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薪二首·其二》
《采薪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倚担青岩际,历斧崖下石。

持斧起环顾,长松百馀尺。

徘徊不忍挥,俯略涧边棘。

同行笑吾馁,尔斧安用历?

快意岂不能,物材各有适。

可以相天子,众稚讵足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守仁在山中采薪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倚担青岩际”,诗人站在青色的岩石边缘,暗示了他身处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和谐。接着,“历斧崖下石”则描绘了他沿着陡峭的岩石边缘行走的情景,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与挑战。

“持斧起环顾,长松百馀尺”描述了诗人手持斧头,环顾四周,发现了一棵高达百尺的长松树。这棵大树象征着自然界的伟力与生命力,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徘徊不忍挥,俯略涧边棘”表现了诗人面对这棵大树时内心的犹豫与矛盾。他不忍心砍伐这棵充满生机的大树,但又不得不面对生活所需。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个体在生存压力下的挣扎。

“同行笑吾馁,尔斧安用历?”是诗人的同伴嘲笑他过于软弱,不理解使用斧头的必要性。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对话,更是对社会价值观和人性深度的探讨。

“快意岂不能,物材各有适”表明了诗人认为,虽然快速满足欲望是可能的,但每样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用途,不应轻易否定或忽视。这体现了他对万物平等、各司其职的哲学思想。

“可以相天子,众稚讵足识”最后两句,诗人以大树比喻自己,表达了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像大树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不必因外界的轻视而自惭形秽。这不仅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社会公正和尊重多样性的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王守仁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一

伊昔三年前,淫雨催行辀。

青灯忽今夕,华屋映高秋。

华屋亦何为,百年竟山丘。

适意在归与,肉食非我谋。

(0)

梁璧园兄弟五橘并蒂图·其二

南山文梓钩陈卫,东海珊柯瑞应图。

于古一夔聊四岳,在山二别带三壶。

窦家兄弟珠相映,许氏夫妻玉不如。

云起龙骧五天下,菁茆殊号比夷吾。

(0)

丁酉除夕岭南节署书怀次韵呈奉新尚书兼东幕府诸君·其二

六街爆竹万声中,直北天南岁共丰。

蜊壳买痴喧稚子,鲤鳞酬愿走村翁。

大都风土同京洛,莫道人情限海东。

恋阙思亲兼觅句,梅花香里学逋公。

(0)

次韵答李孟宣

三年踪迹太支离,水转花逢偶在斯。

自古孙阳轻骏骨,不为混沌画蛾眉。

南园新记吾知免,东阁前恩泪尚垂。

自笑平生如意少,已曾孤负度辽师。

(0)

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其二

忆昔霓旌巡紫塞,抚军扈从访崆峒。

君恩岂以华枝贵,臣节宜封雍树功。

玉敦竟消沧海祲,金汤仍措泰山隆。

东南当日犹酣战,扫荡驱除想大风。

(0)

次韵郭慕徐舅氏·其一

乱愁千驿冻波深,一纸家书抵万金。

多感渭阳怜宅相,足令慈母释乡心。

文章误我成羁旅,资格为官耻士林。

一帖殷勤询铁石,求通东下觅知音。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