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梁氏文姞·其四》
《悼梁氏文姞·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少小青春日,行行细马驮。

随夫冲雨雪,抱子涉风波。

色以餐桃好,情于割肉多。

悔予长搦管,未暇画双蛾。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悼梁氏文姞》组诗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位女性在年轻时便承担起家庭重担,与丈夫一同面对生活的艰辛,无论是风雪交加的天气还是波涛汹涌的旅途,她都勇往直前,怀抱幼子,不畏艰难。

“少小青春日,行行细马驮”,开篇即点出女子年轻时的生活状态,她骑着轻巧的小马,踏上了人生的旅途。这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描述,也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感慨。

“随夫冲雨雪,抱子涉风波”,进一步展现了这位女性的坚韧与勇敢。无论是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还是波涛翻滚的险恶水域,她都毫不犹豫地跟随丈夫前行,同时还要照顾怀中的孩子,这份责任与爱意跃然纸上。

“色以餐桃好,情于割肉多”,通过对比,表现了女子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庭的深情。餐桃虽美味,但与家人共享的时刻更为珍贵;割肉虽痛苦,但为了家人的生存,她愿意付出一切。这种牺牲与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

“悔予长搦管,未暇画双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同情与惋惜。女子本应享受青春的美好,却因生活的重压而无法施展才华,未能如愿以美好的妆容示人。这不仅是对女子个人命运的哀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限制与束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承受的苦难与牺牲,以及她们对家庭、对生活的深情厚意。屈大均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局限,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用韵答游司直见寄

道在皇王帝霸间,古今同是一人寰。

不愁垂白三千丈,独喜飞黄十二闲。

晚桂荐花熏鼎古,寒松堕子茗瓯斑。

山中风味无人会,赖得新诗起老顽。

(0)

用韵答子有

旧雨来人眼底稀,春风独许共襟期。

斜川追古年年早,曲水从今事事奇。

烂熳和诗齐少长,淋漓被酒略崇卑。

惊回蜀道芳时梦,花亚银钗舞竹枝。

(0)

小雪前三日钟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杜坞自郑盖庵过阆山趋翔凤山菁山遍览杨坟秀园遂至何山道场山乘兴薄吴兴访玉湖书院水晶境界而归自戊子至庚子阴晴相半胜处辄徘徊赋诗饮酒伟哉观也数诗见后.翔凤山资福寺

听雨客无寐,放晴山有灵。

禅关深紫翠,勋庙肃丹青。

鳌负摩云碣,龙扶拱日屏。

真如无尽意,石涧水泠泠。

(0)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其五贵妃閤

万年枝上綵裁绿,千叶花头酥点红。

镜绶囊丝相映烛,探先半月庆流虹。

(0)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其六皇帝閤

王师一举下河东,好定规摹继伐功。

入眼宫槐宜夏日,转头关柳易秋风。

(0)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其十

命有穷通分虎鼠,事无得失尽鸡虫。

东篱独有黄花在,挹取寒香寿阿翁。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