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
《山居》全文
清 / 陈洪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小乱入城好,大乱入山便。

在昔用斯语,于今则不然。

盗贼满山时,岂能此独全。

父老为我言,此地久安眠。

万山拥其后,千山护其前。

灌木万余株,清流绕其边。

曲径十余里,危石悬其巅。

不惟山水好,而又有山田。

不惟山田好,又有美竹焉。

有麻果如丝,有栗果如拳。

有梅匝茅屋,有兰可成阡。

相见皆古人,不分愚与贤。

亦少衣冠人,岂复肯守钱。

其风不凋薄,或可免颠连。

吾将携妇子,酿酒乐尧天。

诸子渐长大,课读兼课佃。

斫竹学织帘,读书功不捐。

无米拾橡栗,聊以续炊烟。

探奇既有梅,采药将学仙。

佩此王者香,一抚《猗兰》篇。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洪绶的《山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隐居生活图景。首句“小乱入城好,大乱入山便”,反映出诗人在社会动荡时期选择避世山林的决心。接下来,诗人通过父老之口描述了山居环境的优美与安全,万山环抱,清流环绕,竹林梅兰点缀,呈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田园诗意。

诗中提到的山田、美竹、果实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都体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知识教育的重视,孩子们既学习耕读,又习得手工技艺。即使生活简朴,如拾橡栗度日,诗人仍能找到乐趣,探奇采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与家人共享宁静生活的愿望,以及对后代传承美好品德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洪绶

陈洪绶
朝代:清   字:章侯   号:老莲   籍贯: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   生辰:1599~1652

陈洪绶(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死因说法不一。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图》(含《屈子行吟图》)、《<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猜你喜欢

泛月·其一

姮娥不耐独徘徊,推出东冈镜影来。

秋意满湖人未识,阴虫唧唧岸旁催。

(0)

夕阳犹在高峰尖,牛羊下来秋谷谽。

风声野色斗暮冷,须臾东林上古蟾。

㡢城毡屋清宵静,鸣笳彷佛龙沙景。

独待封章剪玉檠,授衣时节思量永。

(0)

方方壶神岳琼林图

嵣嵡岳麓仙人宅,琪树琼林参汉碧。

金堂十二只茅庵,笑指洪厓肩可拍。

何年换骨遗方壶,偶写宿游悬圃迹。

我今挂壁眄烟霞,忽忘高奔迅过隙。

(0)

挽杨翁

已传不死诀,竟返无何乡。

邦人来赴哭,隐者去云亡。

乍见堂帷设,应无邻杵相。

炼精成鹤化,千岁一归翔。

(0)

春雪

两旬三见雪,雪意晚何浓。

照夜不知晓,入春翻似冬。

拥寒愁破被,试浅得孤筇。

却作东郊雨,犹堪慰老农。

(0)

题梁中丞卷四首·其一吉士

宣献平时书已校,不须中秘更燃藜。

都门处处春偏好,携酒看花费马蹄。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