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犹在高峰尖,牛羊下来秋谷谽。
风声野色斗暮冷,须臾东林上古蟾。
㡢城毡屋清宵静,鸣笳彷佛龙沙景。
独待封章剪玉檠,授衣时节思量永。
夕阳犹在高峰尖,牛羊下来秋谷谽。
风声野色斗暮冷,须臾东林上古蟾。
㡢城毡屋清宵静,鸣笳彷佛龙沙景。
独待封章剪玉檠,授衣时节思量永。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景象。夕阳余晖洒在山峰之巅,牛羊归家,谷地显得格外宁静。晚风与自然景色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暮色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逝相融合,通过“须臾东林上古蟾”一句,不仅展现了月升的瞬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永恒。
接下来,“㡢城毡屋清宵静,鸣笳彷佛龙沙景”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城郭中的毡房在清冷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寂静,远处传来的笳声仿佛让人联想到遥远的边疆景象,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独待封章剪玉檠,授衣时节思量永”表达了诗人独自等待处理政务的心情,以及对季节更替、岁月流逝的深思。封章剪玉檠,可能是指处理文书或奏章,体现了官僚生活的忙碌与责任。而“授衣时节思量永”,则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至夜晚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
饮金舟。人生何处可言愁。
气清天朗,兰亭梓泽,好向迟留。
碧波数顷,绿阴千树,风景如秋。对双双、鸂鶒沉浮。
又桥回路转,药栏映石,渔艇随流。
况使君文采,角巾短屐,鹤盖任飙悠。
且一饮千杯,隔林蝉唱晚风柔。
管弦丝竹,左徒芳圃,中散良游。念西陵、何似吴州。
把六桥花柳,三竺云烟,长忆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