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八》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八》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醉眠醒卧不归家,一身流落在天涯。

祖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0)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描绘了一个流浪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灵世界。首句“醉眠醒卧不归家”,生动地展现了这位僧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他不拘于常人的家庭生活,而是随性而为,醉酒后便倒头大睡,醒来后再继续他的旅程。这种行为看似放纵,实则蕴含着对自由与解脱的追求。

“一身流落在天涯”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漂泊感。诗人用“天涯”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僧人远离家乡、四处游历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他或许在寻找内心的宁静,或是对世间万象的一种超越。

“祖佛位中留不住”,这里的“祖佛位”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种修行境界或地位,但僧人却无法被这些传统束缚,显示出他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传统束缚的超越。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传统宗教形式的反思。

最后一句“夜来依旧宿芦花”,以具体的生活场景收尾,既是对前文漂泊生活的总结,也暗示了僧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芦花作为背景,给人一种凄美而又不失坚韧的感觉,象征着僧人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流浪僧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对自由、超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束缚的反思,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送苏屯田广西转运

置将从来欲善师,百城蹉跌起毫釐。

驱除久费兵符出,按抚纷烦使节移。

恩泽易行穷苦后,功名常见急难时。

孺文此日风流在,直笔他年岂愧辞。

(0)

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钟。

(0)

读汉功臣表

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誓长。

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菹醢赐侯王。

(0)

秣陵道中口占二首·其二

岁熟田家乐,秋风客自悲。

茫茫曲城路,归马日斜时。

(0)

自定林过西庵

午鸡声不到禅林,柏子烟中静拥衾。

忽忆西岩道人语,杖藜乘兴得幽寻。

(0)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

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閒。

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

尽日禅房挥玉麈,几时仙岭对冰颜。

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