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国迟回水石春,诸峰随意碧嶙峋。
三江烟雨人方至,上巳风流各可陈。
舟楫长年须进峡,行藏今日定知津。
最怜南浦蘼芜绿,迸入提壶酒色新。
乡国迟回水石春,诸峰随意碧嶙峋。
三江烟雨人方至,上巳风流各可陈。
舟楫长年须进峡,行藏今日定知津。
最怜南浦蘼芜绿,迸入提壶酒色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舟中相遇的情景,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首句“乡国迟回水石春,诸峰随意碧嶙峋”以春日的水石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诸峰在碧绿的山石间随意分布,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三江烟雨人方至,上巳风流各可陈”两句,将画面拉远,描绘了三江交汇处烟雨蒙蒙的景象,仿佛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舟楫长年须进峡,行藏今日定知津”则转而描写舟行的艰辛与探索未知的决心,暗示着人生的旅途充满挑战,但只要心中有方向,就能找到前行的道路。“最怜南浦蘼芜绿,迸入提壶酒色新”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南浦蘼芜绿意盎然的欣赏,以及与朋友相聚时,提壶饮酒的喜悦之情,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
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
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自觉不如今,人言不如昔。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
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
今虽在疏远,竟岁无牵役。
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
事有得而失,物有损而益。
所以见道人,观心不观迹。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