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移棹访仙源,策杖归来日欲昏。
咫尺家园隔烟雨,山城临水未关门。
扁舟移棹访仙源,策杖归来日欲昏。
咫尺家园隔烟雨,山城临水未关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乘船探访仙境后,携带着对神秘之地的回忆,在黄昏时分策杖归来的场景。画面中,薄雾轻笼,仿佛与世隔绝的仙境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家园虽仅咫尺之遥,却被烟雨所阻,增添了几分梦幻与距离感。而山城临水,却未关闭城门,似乎预示着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姿态,或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接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在夕阳的余晖下,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深情眷恋。诗中的“咫尺”与“日欲昏”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心灵与外界的微妙联系。山城临水未关门的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一种豁达与包容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不忘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忆旧游,旧游安在哉。
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
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
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
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
修蛾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裴回。
李娟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
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
赖得刘郎解吟咏,江山气色合归来。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
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
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
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
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
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