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径通幽屿,临流结小亭。
引来溪树碧,分得泮芹青。
灯火书连屋,壶觞月转庭。
因悲城市促,尘土漫劳形。
开径通幽屿,临流结小亭。
引来溪树碧,分得泮芹青。
灯火书连屋,壶觞月转庭。
因悲城市促,尘土漫劳形。
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周如心溪庄八首(其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开径通幽屿",展现了庄子深处有一条小径通往隐蔽的溪边小岛,环境清幽。"临流结小亭"进一步刻画了诗人于流水旁建造了一座小巧的亭子,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引来溪树碧",通过溪水的流动,将翠绿的树影引入亭中,增添了生机与清凉。"分得泮芹青"则暗示了溪边生长着泮芹(一种水生植物),诗人仿佛能分享到这份清新的绿色,寓含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灯火书连屋",夜晚时分,屋内灯火通明,读书声回荡,显示出诗人勤奋好学的一面。"壶觞月转庭",月光洒在庭院,饮酒赏月,生活情趣盎然,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因悲城市促,尘土漫劳形"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感慨,感叹城市的紧凑和尘世的纷扰,与眼前的宁静形成对比,流露出对简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劳顿的厌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庄的宁静生活,寓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压力的反思。
白发垂垂一老夫,年来渐觉世情疏。
石床梦冷和云卧,茅屋灯残共月居。
客至何妨赊鲁酒,家贫不肯典唐书。
羡君种柳清溪上,借我苔矶学钓鱼。
满载琴书事宦游,皇皇使节重咨诹。
蒲帆风饱三千里,绣斧霜寒十六州。
荆渚行观新德政,越人共忆旧风流。
市桥衰柳难攀折,只拗梅花送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