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古林寺看珠泉》
《游古林寺看珠泉》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胜地从来地秘灵,肩舆斜日眼还清。

一泓泉喷珠玑涌,九月霜红树锦屏。

旋汲烹茶尝水味,欲裁蕉叶写心经。

丁宁行者前头拜,筑土周遭搆一亭。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游古林寺看珠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览古林寺时所见的珠泉美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禅宗文化的独特理解。

首句“胜地从来地秘灵”点明了古林寺所在之地的神秘与独特,暗示了其非凡的自然与人文价值。接着,“肩舆斜日眼还清”描绘了在夕阳余晖下乘坐轿子游览的情景,眼中的景色依然清晰,流露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美感。

“一泓泉喷珠玑涌,九月霜红树锦屏”两句,生动描绘了泉水喷涌如珍珠般晶莹剔透,九月霜降后红叶如锦屏般铺展,色彩斑斓,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旋汲烹茶尝水味,欲裁蕉叶写心经”则展现了作者在欣赏美景之余,品味生活之美的情趣。汲水烹茶,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是心灵的净化与提升。想要裁剪蕉叶来书写心经,则体现了作者对禅宗文化的向往与追求,希望通过自然界的启示,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丁宁行者前头拜,筑土周遭搆一亭”表达了作者希望为这美丽的自然景观留下纪念的愿望,通过筑亭供人瞻仰,让这份美丽得以长久保存,同时也邀请后来的访客在此前拜,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古林寺珠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题孙君月池卷

明月照池边,澄平夕景连。

山人临泛处,不异镜中仙。

(0)

游五泄山五首·其五

珍木千章与世殊,瑶花一半近精庐。

方今金马多才隽,好向名山结隐居。

(0)

赠王侍郎乃兄七十寿篇

白头隐吏住清溪,天畔烟霞思欲迷。

歌舞年华逢七十,绮罗楼阁是双栖。

诸宾上寿花当午,远道传觞月正西。

借问长安书记发,应从柱史府中题。

(0)

东溪曲赠赵大将军

仗剑事边塞,那言山水间。

自因心洞达,所以乐潺湲。

日出荡舟远,风轻垂钓閒。

谁知烟雾里,能距玉门关。

(0)

赋得林中啼鸟

幽鸟园林迥,飞鸣本自珍。

天机枝上晓,风韵叶边春。

日暖和千弄,霜凄切一嚬。

感时啼不歇,应有解言人。

(0)

送陈子先补增

陈琳试高等,章甫共兴歌。

入夜犹吟诵,升堂事讲磨。

析疑观日月,闻善决江河。

嗟余迷学愿,因子悟盈科。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