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木千章与世殊,瑶花一半近精庐。
方今金马多才隽,好向名山结隐居。
珍木千章与世殊,瑶花一半近精庐。
方今金马多才隽,好向名山结隐居。
这首诗描绘了五泄山的自然美景与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首句“珍木千章与世殊”以“珍木千章”形容五泄山的树木繁茂,与世俗之景不同,突出了山林的独特与珍贵。接着“瑶花一半近精庐”一句,以“瑶花”比喻山中之花的高洁与美丽,而“近精庐”则暗示这些美景接近隐士的居所,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后两句“方今金马多才隽,好向名山结隐居”,“金马”常用来比喻朝廷或官场,此处暗指当下的文人社会。诗人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欣赏,并鼓励他们寻找心灵的归宿,选择在名山大川中隐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天地三阳泰,慈闱寿域开。
华年盈七帙,宝婺烛三台。
慈竹清阴蔼,萱花春意回。
阶庭兰掩映,霄汉凤毰毸。
石髓陈瑶席,琼浆泛玉杯。
香浮金鸭雾,乐震画堂雷。
王母骖鸾下,麻姑驾鹤来。
相期长不老,沧海看飞埃。
日月云除,除不得、心头怆恍。
漫说道、两年此夕,痛魂相仿。
去岁荆棺犹得抚,如今已去归泉壤。
悔芒鞋、垒土太匆匆,难相傍。爆竹裂,家家响。
岁酒熟,家家赏。只棘人此际,愁偕年长。
有季可持门户事,有儿堪主蒸尝飨。
算此身、也是一閒人,随亲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