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迟日艳桃花。柳亸金芽。
山光掩映层层碧,荡湖波、几点晴霞。
燕子争衔翠藻,鸳鸯稳睡青莎。红亭霁色媚韶华。
金勒香车。笙歌声远花闲渡,倒尊罍、残日西斜。
芳草眠留处处,醉人扶得家家。
融融迟日艳桃花。柳亸金芽。
山光掩映层层碧,荡湖波、几点晴霞。
燕子争衔翠藻,鸳鸯稳睡青莎。红亭霁色媚韶华。
金勒香车。笙歌声远花闲渡,倒尊罍、残日西斜。
芳草眠留处处,醉人扶得家家。
这首明代诗人高濂的《风入松·晴湖》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美景图。首句“融融迟日艳桃花”,以温暖的阳光和盛开的桃花为背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柳亸金芽”描绘了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新叶如金,形象生动。
“山光掩映层层碧,荡湖波、几点晴霞”两句,通过山色与湖水的相互映衬,以及湖面上几点晚霞的点缀,营造出宁静而绚丽的画面。湖中的燕子忙着衔取翠藻,鸳鸯则悠闲地在青莎地上栖息,一动一静之间,充满了和谐与自然之美。
下片转而描写红亭与游人的活动。“红亭霁色媚韶华”描绘了红亭在雨后阳光下的明媚景象,与周围的春光相映成趣。金勒香车、笙歌悠扬,人们在花海中悠闲地度过时光,直到“残日西斜”。
最后两句“芳草眠留处处,醉人扶得家家”,以醉人的春景和游人的欢愉收尾,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和享受,以及春醉的惬意。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温馨,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