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妆楼,青山如昨。画眉彩笔春来阁。
休弹红雨湿花梢,泪珠自向心头落。
可恨东风,年年轻薄。天涯不管人漂泊。
漫将薄幸比杨花,杨花犹解穿罗幕。
独上妆楼,青山如昨。画眉彩笔春来阁。
休弹红雨湿花梢,泪珠自向心头落。
可恨东风,年年轻薄。天涯不管人漂泊。
漫将薄幸比杨花,杨花犹解穿罗幕。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踏莎行·闺怨》是尤侗所作,以闺中女子的视角,描绘了主人公独自登上妆楼的情景。"独上妆楼,青山如昨",画面简洁而富有深意,女子独自一人,面对依旧如故的青山,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流转。
"画眉彩笔春来阁",通过描绘女子精心打扮,试图驱散内心的孤寂,然而"休弹红雨湿花梢,泪珠自向心头落",暗示了她对春雨打湿花朵的敏感,以及无法抑制的悲伤情绪,泪水不自觉地滑落,表达了深深的哀愁。
"可恨东风,年年轻薄",女子责怪春风无情,不知人间疾苦,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却在漂泊中消逝。"天涯不管人漂泊",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孤独和无依。最后,"漫将薄幸比杨花,杨花犹解穿罗幕",女子将自己比作轻薄的杨花,即使飘零也能穿透罗幕,寓意自己的命运甚至不如杨花,流露出无奈和哀怨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语言含蓄,通过女子的内心独白,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孤独、哀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