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性命友,岂谓世俗中。
金清夙幽根,性每移云松。
我昔浪少年,志慕鸡犬雄。
终能罢游宴,把手四百峰。
指顾葛仙坛,不与千金通。
谁复春听瀑,弦琴晚临风。
相期人已远,独立看孤鸿。
古人性命友,岂谓世俗中。
金清夙幽根,性每移云松。
我昔浪少年,志慕鸡犬雄。
终能罢游宴,把手四百峰。
指顾葛仙坛,不与千金通。
谁复春听瀑,弦琴晚临风。
相期人已远,独立看孤鸿。
此诗《挽叶金清》由明末清初诗人张穆所作,通过描绘叶金清生前的高洁品性和其逝世后诗人的哀思,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格的崇敬。
首句“古人性命友,岂谓世俗中”开篇即点出古人追求精神友谊,而非世俗之交,强调了叶金清品格的高尚。接下来“金清夙幽根,性每移云松”进一步描述叶金清如同深山中的松树,其性格清高,不随波逐流,隐喻其人格的坚贞不屈。
“我昔浪少年,志慕鸡犬雄”诗人自述年轻时也曾有过浮躁和轻狂,但最终认识到叶金清的志向和追求,表达了对叶金清志向的向往和认同。“终能罢游宴,把手四百峰”则说明诗人最终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与叶金清一同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指顾葛仙坛,不与千金通”描绘了叶金清的生活态度,他远离名利,不为金钱所动,如同葛洪般追求精神上的修炼和提升。“谁复春听瀑,弦琴晚临风”则是对叶金清生活情趣的描绘,春日听瀑布潺潺,夜晚弹琴赏风,充满了自然和谐之美。
最后,“相期人已远,独立看孤鸿”表达了诗人对叶金清的怀念之情,虽然叶金清已经离世,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同孤鸿在天空中飞翔,永远无法忘怀。整首诗通过对叶金清生前行为和品质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人格的高度赞扬。
春云阴阴酿春雨,荷锄朝出三家墅。
草满南坡犊子肥,一蓑一笠雨中归。
千顷水田飞白鸟,雨足泥深稊稗少。
大树将军好子孙,辍耕陇上如庞老。
人间别有方寸心,此地可作商家霖。
先生砚田耕未了,屋头布谷鸣春晓。
北山山下草堂开,北山先生安在哉。
先生名与山不朽,何异鲁望尊徂徕。
子孙世居北山下,况尔更多英俊才。
弟也能通学剑术,兄复能起读书台。
邦家之基在今日,诗人所宜歌有莱。
赤松亭前采药去,黄公洞口看花来。
栖鹤寥寥海天碧,白云南望心裴回。
我闻南州古南雄,梅花庾岭当春风。
乾坤旁薄毓神秀,乃有文章禢迪功。
三载作官东海邑,顽夫能廉懦夫立。
胥曹束手戒贪婪,丑类革心俱辟易。
杏花二月春雨晴,东风袅袅吹华旌。
今年考绩之瑶京,耄倪夹道相送迎。
使君此行须奏最,复见疲氓借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