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惨惨雨修修,岘北山低草木愁。
暗发前军连夜战,平明旌旆入襄州。
悲风惨惨雨修修,岘北山低草木愁。
暗发前军连夜战,平明旌旆入襄州。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行动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沉重而忧郁的情感氛围。
“悲风惨惨雨修修”,其中“悲风”指的是令人感到悲哀的风,“惨惨”则形容风声凄厉连绵不绝,而“雨修修”则是对细雨如织的描写,整体上营造了一种阴冷湿润的气氛,给人一种压抑感。
“岘北山低草木愁”,这里的“岘北山”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低”则形容山势不高,“草木愁”则是对自然景物也带有悲凉情绪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伤。
接下来的“暗发前军连夜战”,“暗发”意味着秘密出兵,而“前军连夜战”则直接描绘了紧张而激烈的战争场面,展示了一种迫切和严峻的战争氛围。
最后,“平明旌旆入襄州”,其中“平明”可能是指天气或时间,即在一个晴朗或者清晨时分,“旌旆”则是军旗的意思,而“入襄州”则说明了军队已经攻克了某个城池。在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战争胜利后的平静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乱时期的深刻感受和复杂情感。
阿旦东山著乾坤,十雨世界三登村。
阿安东山著一身,白云保社明月邻。
此山祗合馆此客,千载阿谁敢争席。
赵侯玉立隆准孙,洗空凡马追古人。
千山万水略行遍,一锥卓住东洋岸。
东洋山麓东复东,筑堂折简招两公。
倒提北斗酌银汉,灵山作樽江作钟。
浩歌小袖经纶手,笑与两公举天酒。
东山今属赵家庄,敬请两公迁别乡。
兔目著花官样黄,冰轮飘子秋风香。
谁骑瘦马踏词场,澹翁庭阶玉雪郎。
天于贤佞真不省,不应阿翁有阿永。
景升儿子漫谷量,未识一丁惟啖饼。
阿永胸中几许书,石渠奄有仍更馀。
毛锥半点不籧篨,羽镞一脱无犀渠。
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
澹翁严冷纵不嬉,归来膝上安文度。
雨眠起宵坐,搔首偶不欣。
孤念元无感,怀我同社人。
昨日林先生,抱经出成均。
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
缅然记宿昔,夜款水际门。
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
论诗煮豆粥,粥熟天已晨。
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
若非千载仰,却要今世珍。
圣门旧传业,不在先生身。
雪前何有松,燬中谅非珉。
论思尺有咫,决去曾逡巡。
谁言我无耳,老矣未有闻。
先生又舍我,离别尚足云。
桂山玉笋立,桂水罗带纹。
得句能寄似,不须持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