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目著花官样黄,冰轮飘子秋风香。
谁骑瘦马踏词场,澹翁庭阶玉雪郎。
天于贤佞真不省,不应阿翁有阿永。
景升儿子漫谷量,未识一丁惟啖饼。
阿永胸中几许书,石渠奄有仍更馀。
毛锥半点不籧篨,羽镞一脱无犀渠。
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
澹翁严冷纵不嬉,归来膝上安文度。
兔目著花官样黄,冰轮飘子秋风香。
谁骑瘦马踏词场,澹翁庭阶玉雪郎。
天于贤佞真不省,不应阿翁有阿永。
景升儿子漫谷量,未识一丁惟啖饼。
阿永胸中几许书,石渠奄有仍更馀。
毛锥半点不籧篨,羽镞一脱无犀渠。
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
澹翁严冷纵不嬉,归来膝上安文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胡季永赴漕试》。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考生胡季永赴京赶考的一种美好祝愿。
"兔目著花官样黄,冰轮飘子秋风香。" 这两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深秋时节的景象,通过“兔目”这种特有的形容词来形容花朵,生动而传神。“冰轮”形容月亮而圆润,“飘子”则是对风中落叶的细腻描述。
"谁骑瘦马踏词场,澹翁庭阶玉雪郎。" 这两句描绘出考生的身影和考试的氛围。“瘦马”暗示考生旅途中的艰辛,而“词场”则是对科举考试的一种比喻。“澹翁”是诗人自称,“玉雪郎”则形容庭院中洁白如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希望胡季永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心愿。
"天于贤佞真不省,不应阿翁有阿永。"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天于”指的是上天,“贤佞”则是对才子之称呼,而“真不省”则是说上天不会忘记那些有才能的人。"阿翁"同样是诗人自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得到上天的眷顾和认可。
接下来的几句:“景升儿子漫谷量,未识一丁惟啖饼。阿永胸中几许书,石渠奄有仍更馀。”则是对胡季永学问和才华的一种赞美。“景升”可能是胡季永的谐称,“儿子漫谷量”形容其才思横溢;“未识一丁惟啖饼”则形容其书卷无穷,学问渊博。"阿永"同样指的是胡季永,而“胸中几许书”则是对其内涵丰富的赞美,“石渠奄有仍更馀”则暗示其才华横溢,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两句:"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澹翁严冷纵不嬉,归来膝上安文度。" 则是诗人对胡季永的再次祝愿和期望。“当家衣钵”可能指的是家庭中的重托,而“更谁付”则是诗人自问自答,将这份托付交给胡季永。"锁厅小借梯云路"则形容诗人在送别时的感慨,希望朋友能够一帆风顺。而最后两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胡季永归来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考试和学问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