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头起高阁,下见二江争一壑。
滔滔还作一江流,底用相遭苦相恶。
庾公当日此登临,拊髀北风思远略。
檐开历历汉阳树,多少雄心入开拓。
暮年出手竟抢攘,千丈涛头空寂寞。
何如乘月坐胡床,且共诸人跨鸾鹤。
平生枉恨王公弱,要是王公高一著。
古来经济有包荒,愦愦故应强凿凿。
只今遗址向千年,又见神州□□索。
凭栏堪赏亦堪嗟,长使游人望关洛。
武昌城头起高阁,下见二江争一壑。
滔滔还作一江流,底用相遭苦相恶。
庾公当日此登临,拊髀北风思远略。
檐开历历汉阳树,多少雄心入开拓。
暮年出手竟抢攘,千丈涛头空寂寞。
何如乘月坐胡床,且共诸人跨鸾鹤。
平生枉恨王公弱,要是王公高一著。
古来经济有包荒,愦愦故应强凿凿。
只今遗址向千年,又见神州□□索。
凭栏堪赏亦堪嗟,长使游人望关洛。
这首诗描绘了武昌城头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历史人物庾公的追思和感慨。首句以高阁起笔,引出长江与汉江在城下的交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两江争流的壮观景象。接着,诗人借庾公登临的典故,表达了对庾公豪情壮志和深远谋略的敬仰。
诗人感慨庾公晚年虽有雄心,但最终未能实现,留下千丈涛头的寂寞。他提出不如月下静坐,与友人共享清闲,暗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认为,庾公的遗憾在于王公之位未能更上一层,但他也赞扬了王公的智慧,指出真正的英雄能包容并超越困境。
诗的结尾,诗人感叹历史遗迹经千年沧桑,神州大地历经变迁,令人嗟叹。最后,他站在南楼上,既欣赏美景又感怀古今,不禁遥望洛阳,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思考。
孤馆抱馀瘵,殊方积沉忧。
况兹风雨交,薄暮来飕飕。
中夜梦九迁,上国魂独游。
岂无同心人,旷望阻林丘。
驱驰王事勤,未得休戈矛。
旦坐念暌违,此会良悠悠。
忽闻拥前髦,载见回轻辀。
欣遂怀如开,晤言疾徐瘳。
须臾笳鼓悲,耿耿星汉流。
馀情寄长剑,激烈何能休。
稍烟吹林墟,微雨被空谷。
杂来翳层陂,秀色宛如沐。
篱落相逶迤,鸟雀绕我屋。
行行出幽径,散帙宁见束。
濯缨临清流,解带絓修竹。
残花明乱畦,曲沼荫乔木。
神行趣已恬,理惬心自足。
閒情适虚旷,空籁时断续。
兹焉谢纷扰,亦以静歊燠。
山风吹衣巾,落日候樵牧。
顾同张翰心,宁事季主卜。
峨峨云中山,万点积苍翠。
壮为九夷尊,独立九岳外。
孤峰荡层云,众壑走空籁。
仰瞻参旗光,坐见斗杓大。
乾坤寄端倪,日月论显晦。
真流入微茫,僰鸟飞霮䨴。
秋高崖势豁,春至林影碎。
天声回沧溟,晓色浮渤澥。
登攀客趣恬,眺览宦情醉。
搴帷与驻笏,为我谢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