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痕腻。人坐萝阴底。一树丁香花谢矣。
吹得琼瑶满地。阑干十二欹斜。盈盈春水仙槎。
仿佛江头桃叶,烟波便拟浮家。
紫云痕腻。人坐萝阴底。一树丁香花谢矣。
吹得琼瑶满地。阑干十二欹斜。盈盈春水仙槎。
仿佛江头桃叶,烟波便拟浮家。
这首《清平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紫云痕腻”,开篇即以“紫云”点明了春天的氛围,云彩如紫色的轻纱,细腻而柔和,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人坐萝阴底”,写出了人物在藤蔓覆盖的阴凉处悠闲自得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气氛。“一树丁香花谢矣”,丁香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同时也为下文的转变埋下了伏笔。“吹得琼瑶满地”,春风轻拂,将花瓣吹落,如同洁白的玉石铺满了地面,既美丽又略带一丝哀愁。“阑干十二欹斜”,描绘了栏杆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姿态,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动性。“盈盈春水仙槎”,春水潺潺,仙槎(传说中的仙人的船)悠然漂浮,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灵动。“仿佛江头桃叶,烟波便拟浮家”,借用桃叶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仿佛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追求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流转,以及人们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百年身似客,浩荡世间游。
入望青山好,梦魂偏我留。
我家巫山十二峰,浮江直过巴陵东。
潇湘水与苍梧通,环绕衡岳青冥中。
扁舟白云不可度,杖藜蜡屐乘春风。
山光浮动可揽结,云舒霞卷飞烟虹。
深岩大壑翠巘列,足力已到心无穷。
群峰迤逦势不竞,上尽祝融五千仞。
祝融峰高天更高,太空人世如牛毛。
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蓬莱羽化慕神仙,神仙渺茫何处传。
雪山清净问因缘,未识乾坤造化权。
独立高寒明月里,此心无著已怡然。
从今识尽青山好,归向人间别看天。
休沐辰良不待晴,径称闲客此闲行。
春衫欺雨任教冷,病眼得山元自明。
抹黛浓岚围坐晚,揉蓝新渌没篙清。
栖鸦未到催归去,想被东风笑薄情。
绛台史君府,亭阁参园圃。
一泉西北来,群峰高下睹。
池鱼或跃金,水帘长布雨。
怪柏锁蛟虬,丑石斗貙虎。
群花相倚笑,垂杨自由舞。
静境合通仙,清阴不知暑。
每与风月期,可无诗酒助。
登临问民俗,依旧陶唐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