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丹口诀》
《还丹口诀》全文
唐 / 尔朱翱   形式: 古风

置天立地混沌分,造化含花处处焚。

一阴一阳乃成道,秋石苍苍浪子孙。

玄武朱雀明前路,涌泉真汞守乾坤。

鼎鼎制铅成宝物,姹女藏头不肯出。

十二葫中紫河车,四十二气烈仙窟。

颜如玉,貌如霜,枣叶雄朱修修毕。

手抟日月入炉中,炎炎赫赫魂不失。

非济凡间饥冻疾,不如学道急须出。

水煮冥冥白虎身,兽炉上下两莫测。

大象不游于兔穴,大悟不拘于小节,迷者心差皆总失。

非传下界盲瞽人,灭族亡身不可出。

六歌六歌,尔翱已去往蓬莱,白日霞仙,今古密鹤。

叫前程,洞庭湖,礼我圣祖为留术。

去无声,甘如蜜,一七二七七万毕。

开炉忽见火一团,光彩炎炎赫赫奕。

虽济凡间饥冻疾,不如访道栖金室。

(0)
鉴赏

这首诗《还丹口诀》由唐代诗人尔朱翱所作,是一篇关于道教炼丹术的精妙阐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旨在传达炼丹过程中的精神追求与道德修养。

“置天立地混沌分,造化含花处处焚。” 开篇即以混沌初开、万物生成的景象,象征着炼丹过程中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通过“造化含花”与“处处焚”的对比,展现出炼丹过程中对物质与精神双重转化的深刻理解。

“一阴一阳乃成道,秋石苍苍浪子孙。” 这两句强调了阴阳平衡在炼丹术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不断积累与转化,最终达到道的境界。秋石与浪子的比喻,暗示了炼丹者需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才能获得内在的升华。

“玄武朱雀明前路,涌泉真汞守乾坤。” 玄武与朱雀分别代表北方与南方,象征着炼丹者在修行道路上的指引与守护。涌泉与真汞则寓意着内在的灵性与物质的转化,共同维护着宇宙的和谐与平衡。

“鼎鼎制铅成宝物,姹女藏头不肯出。” 鼎是炼丹的重要器具,铅则象征着低下的物质。通过炼制,铅可转化为珍贵的宝物。姹女藏头,意味着内在的智慧与力量需要被激发出来,而非被动等待。

“十二葫中紫河车,四十二气烈仙窟。” 十二葫与紫河车的描述,展现了炼丹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各种尝试与探索。四十二气则象征着复杂而微妙的能量转换,通往仙界的门户。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象征与隐喻,不仅描绘了炼丹术的神秘与复杂,更蕴含了对道德修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它鼓励读者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在的觉醒与超越,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作者介绍

尔朱翱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离亭宴.公择别吴兴

捧黄封诏卷。随处是、离亭别宴。红翠成轮歌未遍。

早已恨、野桥风便。此去济南非久,惟有凤池鸾殿。

三月花飞几片。又减却、芳菲过半。

千里恩深云海浅。民爱比、春流不断。

更上玉楼西望,雁与征帆共远。

(0)

哭沈生

仙郎久未归,一归笑春风。

中涂成永绝,翠袖染啼红。

怅恨生死异,梦魂还再逢。

宝镜照秋水,明此一寸衷。

素情无所著,怨逐双飞鸿。

(0)

春愁

烟翠饱青实,雨红黏绿苔。

杨花随梦去,莺语唤愁来。

吟事春三月,风光酒一杯。

芳心久消歇,已作蕙炉灰。

(0)

水调歌头·其九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泽癯。

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须。

聊复脱身鹓鹭,未暇先寻水竹,矫首汉庭疏。

长夏啖丹荔,两纪傲闲居。忽风飘,连雨打,向西湖。

藕花深处,尚能同载曲生无。

听子谈天舌本,浇我书空胸次,醉卧踏冰壶。

毕竟凌烟像,何似辋川图。

(0)

再和李丞相游山

海山幻出化人宫,楼观新崇万指容。

云雾入檐银色界,藤萝昏雨妙高峰。

放怀久已参黄檗,雅志无疑伴赤松。

欲去更闻狮子吼,忘归桥下兴犹浓。

(0)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五

酒酣怒发上冲冠,四十年前庐阜南。

杖履周旋痛开警,为言小子颇尝参。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