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朱皋亭家传后》
《书朱皋亭家传后》全文
清 / 曾国藩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韩公曾作《董生行》,坡老亦咏姚氏堂。

末世文人苦孱陋,虽有行谊无由彰。

徽州太守万夫特,承明一出腰银黄。

政声今邻赵张右,名翰昔在崔蔡行。

忆昨石渠同讨论,释引先德何琅琅。

考亭绝学半庭训,佩韦奕叶仍作堂。

孝经五龄育在口,内则半编时相将。

一朝老亲蒙雾露,医不能力巫难禳。

妙年诚心破金石,午夜刲臂和羹汤。

探丸何曾让耆域,卧冰殆欲嗤王祥。

谁言昊穹阔且远,小叩大应如宫商。

阿耶道躬既纯固,阿儿行义宜袖扬。

汉家本来重孝友,薄俗尤应式厖凉。

岂谓虚舟藏大壑,空教幽狱埋寒铓。

独留孤儿好头角,神驹堕地不可当。

逸足腾踏蓬岛路,八载与我同趋跄。

昨年一麾出歙浦,南饥北渴永相望。

白塔觚棱晨漠漠,黄山烟霭暮苍苍。

怀人却寄相思字,念社仍徵述德章。

前人艰危事栽种,后人但识嘉荫长。

即今楩楠贡天府,莫忘老干在冰霜。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曾国藩所作,题为《书朱皋亭家传后》。诗人以韩愈和苏轼的诗风为引,赞扬了徽州太守万夫特的高尚品行和卓越政绩。他提到万夫特孝顺父母,甚至在亲人病重时割股疗疾,其孝行可比古人。诗中还提及万夫特对学术的贡献,以及他对孝友文化的传承,认为这是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柱。曾国藩感叹万夫特虽已离世,但他的美德如同楩楠之木,虽经风雨仍坚韧不拔,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朱皋亭家族的怀念和对其家传的敬仰,希望后人能铭记并学习这些优良传统。

作者介绍
曾国藩

曾国藩
朝代:清   字:伯函   号:涤生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生辰: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猜你喜欢

喜迁莺·其四

一阳初起。渐庾岭梅雪,才苞香蕊。

品格清高,姿容闲雅,别受化工深意。

放开独占严景,不使混同凡卉。微雨霁。

似玉容寂寞,无言有泪。难比。

凝素态,不共艳阳,桃杏争妍丽。

疑是佳人,巧捻香酥,枝上玉纤轻缀。

前村可惜无赏,好近天庭阶砌。

成实后,有调和鼎鼐,一般滋味。

(0)

真珠帘

把酒祝东君,愿与花枝长为主。

(0)

浣溪沙

白玉楼中白雪歌。更将白纻衬春罗。

软红香里最么么。

桃叶桃根随处有,江南江北见来多。

风前月底奈愁何。

(0)

夜游宫

因被吾皇手诏。把天下、寺来改了。

大觉金仙也不小。德士道。却我甚头脑。

道袍须索要。冠儿戴、恁且休笑。最是一种祥瑞好。

古来少。葫芦上面生芝草。

(0)

庆清朝.寿章丞二月初六

点检尧阶,蓂生六叶,春深桃杏花开。

长庚入梦,重新产谪仙才。

事业十年灯火,文章笔下若掀雷。

果然是,两字功名,唾手拿来。

又况当年强仕,得志青云路,足慰高怀。

紫泥凤诏,行须非次招徕。

金马玉堂风月,从容九棘面三槐。

从今看,会唐九老,它日云台。

(0)

虞主回京四首·其一导引

上林寒早,仙仗转郊圻。笳鼓入云悲。

逶迤辇路过西池。楼阁锁参差。都人瞻望意如疑。

犹想翠华归。玉京传信杳无期。空掩赭黄衣。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